闻藤想了想,道:“依奴婢来看,这大约要分是什么事罢?姑娘从前读完了书,曾告诉奴婢们,天下的事,无有新鲜的,所以若是有什么事自己不知道的,多问问旁人,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呢,总会有遇见过、知道该怎么做的罢?”</p></br></br>
“那若是谁也不曾遇到过,谁也不曾解决过的事呢?”</p></br></br>
闻藤笑道:“姑娘这问题可为难奴婢了,若是谁都不晓得该怎么做的事,奴婢这愚鲁的脑子,怎么有法子呢?不过是走一步、再看一步罢了。”</p></br></br>
走一步,看一步吗?</p></br></br>
这倒也是一条朴素的道理!</p></br></br>
顾瑟终于微微笑了起来,她轻声道:“睡罢,明日还有的忙呢。”</p></br></br>
</p></br></br>
</p></br></br>
第6章 </p></br></br>
※</p></br></br>
“救命,救命!”</p></br></br>
“兀那年轻人,还不快把东西拿回来!”</p></br></br>
晨间下了一场潇潇的雨,时过卯正,空气里还雾气蒙蒙的,宽阔的官道上少了些许往日的尘土飞扬,两驾外观低调的乌篷马车在数十骑的拥簇下辚辚行驶着。</p></br></br>
就在隔着车队数十步的地方,有五、六个人追逐着两个人向官道上扑来。</p></br></br>
车队不紧不慢地走着,到前面被追逐的两个人奔到马车旁边十步远的时候,车边的护卫才齐刷刷地横起了弓,闪着寒光的箭芒对准了这一行人。</p></br></br>
一直走在后面马车旁边的青衣少年拨转马头,前趋几步,板着脸问道:“尔等何人,惊扰我家车驾?”</p></br></br>
追人的和被追的都是一副褴褛装束。不知跑了多远,前面的两个人早在被弓箭一逼的时候就瘫坐在地上,其中一个身形消瘦些的,穿了件不辨本色的长衫,是个落魄的书生打扮,大约是逃出生天的缘故,还能打起些许精神,勉强挺直了腰,叩首道:“惊扰尊老爷,不胜惶恐,救命之恩,如同再造,竟不知如何方能报答。”说着又拉着他身边的同伴连连稽首。</p></br></br>
青衫少年垂着眼道:“京畿重地,无路引不可擅行,你可知晓?”</p></br></br>
那书生道:“草民是壶州信阳人氏,癸酉年的举人,此次进京是为投亲,并为求学,实有府衙所发路引。”又道:“与草民同行的是草民胞弟,路引一并在此处。”</p></br></br>
说着从腰带里挑出一封纸来,膝行几步,递到青衫少年马前。</p></br></br>
少年接了,展开看过,微一颔首,这才将目光落到他身后那些人身上去。</p></br></br>
这几人在书生将路引从衣带里拿出来的时候,面上就变了神色,其中一个眼睛灵活些的,拉着旁边的人回头就要跑。</p></br></br>
没走上两步,身后弓弦铮然一响,一支箭就贴着他头皮坠进他面前的土地里,尾羽微微颤动。</p></br></br>
他整个人委在地上,忽然就传出一阵难以言喻的异味。</p></br></br>
青衫少年眉头微微一皱。</p></br></br>
那书生已大声道:“禀将军,这几人乃是桐州的流民,俱是一姓,有数十人众,初时以人多同行一路上更安全些来诱骗于我,后来被我窥破其意在谋夺我等身上路引,方才翻脸行凶,请将军明查!”</p></br></br>
他倒是乖觉,也不晓得这一行是什么来历,见了护卫这一箭不是寻常手段,只管叫人做将军。</p></br></br>
那几人怒道:“你这厮,分明是你窃了我侄儿的路引……”“我等好意收留于你,你竟敢血口喷人!”</p></br></br>
旁边的护卫喝道:“都住口!”又上了一支箭。</p></br></br>
前面的马车里传出一声响动。</p></br></br>
里头年轻男子微哑的低沉声音传出来:“惊吾。”</p></br></br>
青衫少年越惊吾应了声是,张口正要说什么,后头的马车忽然掀开了窗帘,闻音隔着窗露出一</p></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