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调五千六百余名名精锐士卒驻守南洋府,按“上中下”三营编制,分别驻扎于府城及战略要地。
士兵皆来自大明内地,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维护区域稳定的核心力量。
除此之外,爪洼设立福建水师驻屯地,派驻六千余名水师官兵。
他们不仅负责沿海防务,还承担着海上贸易护航、抵御倭寇及海盗的职责,使南洋府的海陆防御连为一体。
除了这些正规军之外,还有本土的塔顺国协从军。
选拔一万多名塔顺国青壮年组成协从军,成员多为南宋移民后裔,以汉人为主。
这支军队按大明军制编练,装备由朝廷供给,战时听从大明正规军将领调遣,平时协助维护地方治安,既是对本地力量的整合,也减轻了大明驻军的防务压力。
因为在对付荷兰人的时候,马六甲区域的汉人海盗们立下了功劳,这次总督府设置,允许他们建造一城居住,但,他们也需给南洋府提供一千多人的壮丁安置在中部地区。
与内地不同,每个县衙,州衙都设置一千余人的武装衙役,拥有常规衙役所不具备的杀伤性武器,如腰刀、弓箭甚至少量火器……
他们的人员构成多从从塔顺国中选拔,他们熟悉本地风土人情,便于在官衙处理与土人的冲突时发挥作用……
这支武装衙役,也可以称之为防暴武装队,直接受知县指挥,不纳入正规军序列,主要用于应(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