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木他们带上了几乎全部家底,包括缴获抚远黑毛子的那两架三年式重机枪和四挺‘花机关’。
王二龙跟着鹤顶红到了响马哨,原本要来,可他身上的伤没好,鹤顶红没同意。
队伍到了依兰县后,唐枭把连夜写出来的整编方案拿了出来。
看到这份方案,赵木他们都有些发懵。
按理说,保安团和守备旅合并后,明明可以凑齐三个满编团,可这份方案却保留了原吉林守备旅的三个团编制,又将其2400人调到了保安团600人。
原保安团三个营平均分到了200人后,升级为团。
这么一来,看着是有了六个团,其实总数还是3600人,各团只有600名士兵,只比营级多出了200人。
其他人还迷糊时,陈卫熊马上就明白了唐枭的意思:
甭管人数够不够,先把师级的架子支起来!
这场仗打完以后,各乡镇还有一个团的兵力,可以打散后添加进各个团,不够还可以再招兵。
高!
实在是高!
陈卫熊毕竟没有唐枭在奉天的经历,所有一切都是鹤顶红到响马哨叙述的,他第一时间考虑的是如何把保安团和守备旅完美整编,甚至也有了一套腹案。
现在看,唐枭这套更合适,想得也更深远。
北洋政府初期,陆军师采用‘两旅四团制’,每个师理论人数约为10000至12000人。
奉系扩张时期(1916年—1924年),张作霖逐步扩充军队,但编制较混乱,部分师采用‘一旅三团制’,人数约为6000至8000人。
唐枭这么一折腾,吉林守备旅恰好符合‘一旅三团制’,也就是六个团。
只不过士兵人数差了接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