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债务融资,也不是典型的ESG激励结构。”
“我们的建议是——由州内一家本地非营利机构作为承接方。”
“与一家新加坡注册的能源效率促进组织签署为期五年的收益权转让协议。”
“不涉及资产所有权,不参与建设,也不承担执行风险。”
“我们只基于节能和碳减排的数据结果,按预设参数进行收益结算。”
“技术核查可以由你们指定的第三方机构负责。”
金发女顾问接过话头:“也就是说,你们不介入运营,只从节能和碳收益中分成?”
“准确。”李弘远点点头。
“我们也不绑定联邦预算,不通过你们的财政系统,也不需要信用担保。”
“一切资金结算可在州内指定银行完成,流程可审计、可追溯。”
亚裔助理冷笑一声:“听起来干净得不太现实。”
他用笔在文件上重重画了个圈。
“不持股、不发债、不兜底。”
“你们这是金融方案,还是慈善?”
李弘远并未回避质疑,语气平静地说道:
“谨慎是合理的。”
“我们提出这套结构,不是为了规避监管。”
“而是希望在联邦资金和信用体系持续瘫痪的情况下,为你们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
他说得不快,像是特意给对方留下理解和选择的余地。
“我们了解你们的现实情况——”
“预算冻结、联邦转移支付不到位、州债融资窗口基本停(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