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出些大夫,到咱们惠民署任职。”</p></br></br>
说罢,刘炳良停下来,笑眯眯地望着参会的那些各医馆来人。</p></br></br>
不出所料,这些人齐齐诉苦,说着他们医馆人手不足,如何如何地为难,一个个比赛似的摆出苦瓜脸。</p></br></br>
刘炳良压了压手,这些人停止地嗡嗡地议论诉苦声,听刘炳良怎么说。</p></br></br>
“诸位是不是听说了咱们惠民署没什么银子啊?还得让你们医馆里派过来的大夫做白工?”</p></br></br>
有几个人便讪笑着不吱声。</p></br></br>
果然光靠情怀办不了事啊!刘炳良心道。</p></br></br>
他接着说道:“诸位放心好了,咱们惠民署不缺银子。至于过来的大夫,不光是薪俸上只高不低,每年还有一定比例的人可以升为医官。这些大夫出诊的时候,也会写明是出自于哪个医馆。”</p></br></br>
天热,刘炳良说得嗓子发干,他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道:“在惠民署就职的大夫,大约每旬过来惠民署出诊一次即可,平时仍在所属医馆坐诊。目前名额初定为二十名。你们回去考虑考虑要不要报名,三日后,京里太医院会派人过来,届时要对报名上来的各位大夫进行甄选。有想报名的,后日午时之前把名单交给我。”</p></br></br>
“当然,各位也要考虑考虑,如果发生疫情,这些大夫可是要打头阵的。风险与机遇并存啊。”</p></br></br>
</p></br></br>
</p></br></br>
第66章 共赢方可长久</p></br></br>
</p></br></br>
刘炳良话音落下来,室内良久没人说话。话里透出的信息量不小,与他们先前所想的完全不同。</p></br></br>
在座的能混到医馆主事,都不是头脑简单的人,稍加思索,便将刘炳良说的话理顺了。</p></br></br>
总的来说,这不管是对医馆还是对派过来的大夫来说都是好事。</p></br></br>
对医馆来说,这是个提高名声的好机会。</p></br></br>
届时多个医馆的大夫一起在惠民署座诊,若是自家医馆的大夫医术高超,日后来医馆看病的人不就多了吗?对医馆来说,名气太重要了。名气大的忙死,没名气的闲死。真真是冰与火的区别。</p></br></br>
对于大夫,这也是出头的一个途径。要知道很多大夫都是考过科举的。本是想走仕途,无奈科考不利,这才转而学医。并用“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来标榜自已。</p></br></br>
若是有机会,由医而升为医官,也算是走入仕途的另一途径,医官也是官。在座的几位大夫自然是心动的。</p></br></br>
至于发生疫情时要出面应对,倒齐齐被他们忽略了。毕竟疫情不是年年有的。便算是有些风险,也值得。</p></br></br>
而听刘炳良的意思,这次只有二十个名额,不是人家求着医馆出人,而是你们医馆要抓紧时间把名单报上来。晚了就不知道下次机会得等到什么时候了。</p></br></br>
那还等什么呢?赶紧回去跟当家的研究研究啊!</p></br></br>
这些人想明白了,便不再磨蹭,听刘炳良讲了几日后考核的大概方向,便都匆匆回自家医馆去了。</p></br></br>
室内一时间静下来,刘炳良心想这样果然比一家家求着人要管用多了。</p></br></br>
“共赢方可长久!”林家丫头说的这话真是好啊。要想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光是靠着情怀或者强制命令,是无法把事情做大做强做长久的。</p></br></br>
钱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这次大夫的问题也解决了,总算是初步打开了局面。刘炳良松了口气,坐在官帽椅上半天没动,这些天他确实是累坏了。要不是林晚给他出主意,只怕现在还在焦头烂额着。这医令可不是那么好当的。</p></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