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皇帝,明成祖,在自己皇爷爷之前,可是被称太宗文皇帝的,庙号是太宗,自己的皇爷爷在大礼议之中,将太宗给改成了成祖,为了在大礼议中,占据主动权,而后又为了将自己的父亲加进去,把仁宗皇帝直接搬出了太庙,另外安置祭祀。
朱棣,朱高炽两个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他们驾崩一百年后,还有一场劫难等着他们。
太宗文皇帝是朱棣梦寐以求的庙号,好家伙,成开国之祖了,这不就像后世说明,自己真的是谋反而得位吗。
而仁宗皇帝朱高炽,更惨,大孝子朱厚熜为了把自己老爹抬进太庙,就把仁宗给踢了出来,他在太庙中享受祭祀,还不超百年,是驾崩之后的九十七年。
当然,这些细节方面的事情张居正是不会给朱翊钧说的,但太庙的具体事宜,张居正还是说了。
在大明朝建国之后,大臣便提出太庙中只能有七位皇帝,其原因是古时有“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这个说法,后来,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改了规定,说大明的庙制应该改为九庙。也就是说,除了开国君主之外,不能超过固定的人数九人。
朱元璋去世后,太庙里就已经有德祖、懿祖、熙祖、仁祖四个位置了,等建文帝继位后,又多了太祖和兴宗。
兴宗是朱标,这就已经占了六个了。
靖难之役发生后,朱棣为了让太庙留有自己的和后代的位置,直接把兴宗朱标给挪走了,
等到了明宪宗成化年间,太庙有了德祖、懿祖、熙祖、仁祖、太祖(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