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和朱翊钧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引礼官的引导下来到成祖皇帝朱棣的神主前。
朱棣的画像栩栩如生,帝王坐像,威风凛凛。
朱翊钧凝视着朱棣的画像,不禁想起了他的丰功伟绩。
英武非凡,靖难功成,登上帝位,定国安邦。
遣郑和率舟师远航,涉万里波涛,扬华夏威名于海外,万邦咸服……
修《永乐大典》,集古今之智慧,成文化之巨典,惠泽千秋……
迁都于北京,筑就宏伟之京师,固北疆之防,展宏图之略……
其武功赫赫,拓疆土而安社稷,其文治煌煌,兴教化而育万民。
明太宗文皇帝朱棣,不,明成祖皇帝朱棣之功绩,炳耀史册,为后世所颂焉……
朱棣之功绩,实始于靖难,登上帝位。自此,展其宏图之志,但靖难也成了其一生的梦魇。
而自己的皇爷爷,将太宗文皇帝的庙号,改为成祖的庙号,所用之理由就是朱棣功兼创守、再造社稷,应该也称祖,不仅在太庙中“万世不祧”,还应该和太祖朱元璋一起,二祖并列享受祭祀,于是明太宗就变成了明成祖。
太宗和成祖这两个庙号最大的区别在于:太宗是继承太祖皇位的第二代皇帝,地位明显低于太祖,但是,这是合法继承太祖高皇帝的帝位,淡化了靖难造反的事实……
而成祖这一谥号等于承认,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是“再造河山”,但在造山河,造的可是朱元璋留下的山河,其创造的永乐盛世永垂史册,也就是说承认了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