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听完之后,抬头看了一眼高拱。
“老师,这个京察是出于私心,还是出于公议,徐阶可曾知晓。”
朱载坖的称呼从高爱卿变成了老师,也是在暗示高拱此时问话的是他的学生。
虽然朱载坖暗示的很明显,但高拱却不得不摆正自己得位置。
“陛下,这是出于公议,但还不及向徐阁老说明情况。”
“即是公议,那为何徐阁老不清楚,高爱卿,朕刚刚登基,可是不愿发生什么朝堂动荡之事。”朱载坖开口说道。
这已经是有意阻止了。
“陛下,京察乃是对全体京官德行和能力的考察,旌别贤否,惩黜不法官吏,整顿官场风气,对贪婪不律的官员,不能及时进行罢黜,对百姓来说,也是一场灾难啊。先帝在时,以宽厚待人,连续数年都未曾推行京察,陛下登基,隆庆元年便下旨京察,方能展现陛下锐意进取之心,至于,朝局动荡吗,臣认为不会的。”
高拱想要推行京察,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为公,一方为私。
此时的大明确实需要好好的审查一遍官员,将那些坏了良心的官员踢出去。
当然,徐阶作为内阁首辅,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良莠不齐,高拱也想用京察,打击徐阶的这些门生故吏,同样损(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