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冯保的话,朱翊钧也是喜笑颜开,但他看着后面被盖满十六个印章的清明上河图,总是感觉怪怪的。
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凸显出,朱翊钧本人即便有了后世的熏陶,现在也没有什么艺术细胞。
冯保对这种盖印的事情,还是有些不能理解。
“陛下,这是名作,物以稀为贵,陛下宝印落此,也应只用一枚,若是用了这么多,影响美感。”
当然,更难听的话,冯保不敢说出口,盖一枚印章,是风雅之事,盖的多了,倒像是土包子进城,装风雅……
朱翊钧听到冯保的话后,也没有生气,因为冯保说出了他怪怪的感觉,朱翊钧前脚说的肥差。
便是铅笔的作坊。
西苑的铅笔制作工艺,相对成熟,生产出的量也多了起来。
在万历四年之前,得到皇帝陛下赏赐铅笔的官员,都很是兴奋,自觉得了新鲜的玩意。
当然,朱翊钧还是不留余力的为自己的皇爷爷宣传。
这是当年世宗皇帝陛下在西苑练道的时候,得出的成果。
而到了万历四年中,铅笔的产量越来越高,多到每个衙门都能准时从工部领取。
这个时间段,铅笔还只是官员们能用的东西。
而朱翊钧便想着,把铅笔也弄几个工坊出来,售卖给普通的百姓,让他们也能学学写字,传统的笔墨价格可是非常昂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