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张居正的话后,朱翊钧连眉头都没有皱,他当然知道张居正说的都是实情。
在朱翊钧看来,每一条国策,只适合当时,只符合当时二十年到三十年的国家利益,即便是聪明绝顶的人,制定出的国策也绝不会是百年大计。
只因为外部环境在变化。
随着环境的变化,原先适用的国策,也要随之调整,不然,初衷都会被改变,这一条跟日后抓老鼠的猫定律是一样的。
新税制如此,他此时提出的对于宗室改革,也是如此。
只求三十年百姓太平,不求百年。
朱翊钧看向张居正,缓缓说道:“张师傅所言难处与隐患,朕又何尝不知,只是这宗室积弊已久,若再继续姑息,大明朝这锦绣江山怕是要被那无尽的内耗给拖垮了呀………即便在难,朕也要试一试,并且朕觉得,时机马上就要成熟了。”
坐在椅子上的张居正微微躬身,一脸凝重道:“陛下圣明,洞察其弊,只是这变革之事,需得谋定而后动,方能尽量减少震荡……”
“就拿这亲王、郡王私产处置之策来说,臣以为可先选派一批刚正不阿且精通账务、田产之事的能臣,分赴各地王府办差,先让他们查一查各地王府到底有多少私产,而后,心里揣着明白去办事……”
“亲王郡王,都是皇室贵胄,太祖太宗子孙,这个跟乡绅是不一样的,要先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之态,向诸位亲王、郡王陈明利弊。告知他们如今朝廷财政之艰难,以及私产交予朝廷后,朝廷定会保障其俸禄,且对他们自身声誉亦是一种保全,毕(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