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开始了。
虽然万历七年的正月,因为李文贵的事情,险些引发一场权贵与百姓的阶级冲突,甚至,包括朱翊钧都害怕,海瑞振臂一呼,来了一场自下而上的革新……
尘埃落定之后,朝廷的一切都步入了正轨。
禁军三营完成了。
在朱翊钧的综合考察下,他启用了年轻的陈闻礼担任禁军三营的副将,许靖忠,汤震,宋懋勋担各营参将,除此之外,由东厂提督陈矩担任做营监军。
两万三千人的编制。
至于禁军三营的总兵官,朱翊钧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陈闻礼这些人太年轻了。
而三大营的那些够资格的,又太老成了,让他们过来担任总兵官,禁军三营就立马成了换壳的京师三大营了,朱翊钧这一套就白忙活了。
朱翊钧召见了胡宗宪。
想让他为自己举荐一人。
乾清宫中,胡宗宪深思熟虑之下,给朱翊钧推荐了戚继光身边的陈大成……
当然,此时的大明朝边军中,有很多练兵颇有手段的将才,胡宗宪推荐陈大成,是因为他跟戚继光关系亲密。
在胡宗宪看来,一个兵部尚书,最好还是由当将军的人来做,左右侍郎配两个文官即可,这个想法,他已经跟皇帝谈过,而天子对此,并没有否决……
所以,此时禁军三大营的总兵官,用了戚继光手下的将领,一来,禁军前往蓟镇调拨练兵方便,二来,有朝一日,戚继光万一入朝为官,也好有个仰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