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八年,八月十五日,正是中秋佳节,北京城的街头热闹非凡。
在街头的一角,顺天府告示,黄纸朱印,上书中秋放夜,金吾不禁……取消了中秋佳节当夜京师的宵禁。
北京城在晚上的时候,也是人山人海。
东四牌楼的商铺早已卸下门板,檐下悬着的走马灯转出五谷丰登的祥瑞图案。
七十二座牌坊的檐角早挂满了琉璃宫灯。
”兔儿爷来喽!清脆的叫卖声惊起槐树上的宿鸦。
卖泥塑的老汉挑着扁担穿行在人群中,担头插着的彩幡写着广寒宫捣药仙。
几个孩童举着荷叶灯追在后面,灯面上绘着的蟾宫折桂图在月光下明明灭灭。
绸缎庄掌柜数着铜钱笑,门前支起的八仙桌上摞着兔儿爷泥人,描金点翠的耳朵在灯笼光里一晃一晃……
您这枣泥馅儿掺了三成芸豆!胭脂铺前戴金丝狄髻的妇人捏着月饼,染着凤仙花汁的指甲戳向点心铺伙计,有些不满的说道。
昨儿我家相公从宫里面带出来的月饼,掰开能瞧见整粒松子仁儿,可比你们的好许多……”
面对指责,伙计也不恼,抄起油纸包又塞进两块山楂糕:夫人好眼力,您尝这新出的奶酥饼,方子是我家掌柜的花了几十两银子从宫里面买来的……您尝尝,不收您银子……
“算你识相……”
…………
这位相公且留步!卖折扇的书生拽住青衫客的衣袖,您方才念的玉轮碾平春草色,倒比我这扇面上题的诗强十倍。
被扯住的举子涨红了脸,腰间玉佩叮当乱响:学生信口胡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