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宗室人口爆炸式增长。
“世袭罔替,无差别供养”
这让朱翊钧想想都挠头。
对后世子孙也太好了吧。
这是太祖高皇帝生怕自己的子孙后代会重操旧业,去要饭啊。
亲王嫡子袭爵,其余儿子封郡王,郡王嫡子袭爵,其余儿子封镇国将军,代代递减却永不失业,永远都是大明的宗室。
开国太祖定下来的制度,延续了两百年,法理性在那里摆着呢……
至万历年间,宗室人口已达十五万,朝廷每年需支付禄米八百五十三万石,占全国税粮的四成之多,形成“国之赋税,半供宗室”的畸形财政。
当然,这是理论上,实际上,并没有给那么多的粮食……可依然是朝廷每年开支的大头……
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朱允炆激进削藩,引发“靖难之役”。
朱棣以藩王身份逆袭称帝。
朱棣登基后,深知藩王军事威胁,采取“削权不削利”策略,剥夺护卫兵权,亲王“不预兵政”,军事权收归地方都督府……
但相对来说,保留了他们的特权,对于最要命的一点,是没有改变的。
用财富换兵权,将藩王从“军事集团”驯化为“高级囚徒”……
到了大明朝的中期,宗室进入了特权膨(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