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驾到了徐州之后。
魏国公,南京留守太监,以及南京六部主官,徐州的官员们,早早在城外迎接帝王御驾,徐州的行宫建的也是极其宏伟。
御驾抵达徐州次日,朱翊钧带着文武百官登上城北观河台。
当然,这也是为何魏国公,南京六部主官,留守太监专门到徐州来接驾的原因,要陪着皇帝陛下观河。
三月底的运河水势正盛,浊浪拍打着堤岸,将两岸田畴映得泛着金粼。
观河台新漆的朱红栏杆尚未干透,隐隐传来松木香,与河风里的土腥味混作一团。
“陛下,这便是泗水与汴河交汇之处,南下可抵扬州,北去直通齐鲁。”徐州兵备道陆光祖弓着身子,手指向河道交汇处,那里有艘漕船正逆流而上,纤夫的号子声破风而来……
朱翊钧扶着栏杆望向远方,见河面上白帆点点,如落满星河的碎银。
他朗声道:“朕来赋首诗,就叫观运河南北!”
百官立刻屏息静听,申时行悄悄向张四维使了个眼色,后者忙从袖中摸出宣纸,准备记录。朱翊钧望着翻滚的河水,张口吟道:
“一河劈开南北天,千帆载得九州连……黄河水患今须治,御让沧海变桑田……”
诗罢,观河台上一片寂静。
张四维的笔尖悬在纸上,不知该如何评判——这诗直白如田间俚语,却带着股不容置疑的霸气,倒像极了太祖皇帝当年“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的豪迈。
倒是魏国公率先回过神,大声喝彩:“陛下此诗气势磅礴,直追太祖高皇帝!”
实际上,就是(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