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非疥癣之疾,实乃移山填海之役!长此以往,我大明国力,恐为其所累,元气大伤!”
“臣以为,与其劳师远征,不如助其自强,可遣一卫精锐,约两三千之数,渡海入朝,然此卫之责,非为代其冲锋陷阵,而是为朝鲜军马之骨架”
“此卫核心,当为精于水陆战法之将校,精于火器、舟师之教习。其本部亲兵,只为护卫主将安全,确保号令畅通……”
“核心之要,在于训练朝鲜之兵!以我大明操典,练其士卒、以我大明战法,整其行伍,以我大明军纪,束其散漫!使其知进退,懂攻守,能成阵……”
“倭寇凶顽,朝鲜之兵若能得我大明操练,辅以地利人和,当可一战……”
“其国之兵,其国之民,守其国之土,理所应当!王师之粮,乃我大明百姓血汗所供,岂能轻易用于替他人流血搏命?”
“简言之,我大明可出将领、教头、少许精兵,助其练兵,使其能自保。至于战场搏杀,当由其本国练成之兵担当,指挥之权,当握于我大明主将之手,如此方可号令如一,调度有方,而非让我大明儿郎去为他人做先锋、填沟壑……”
戚继光说完,退回班列,殿内一片寂静,他的“练兵不代打,指挥权在我”的策略,直指要害,务实而清晰……正中朱翊钧心怀。
管,肯定是要管的。
但一定要缓管,有节奏的管理,不能一上来,就把自己的精兵填进去。
朱翊钧点了点头:“靖国公此言有理。”
紧接着,李成梁也迈步出列。
他是最先知道消息的,所以他准备的时间(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