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年间,朝廷厉行海禁,“片板不许下海”。
可那浩瀚的波涛,如何能锁得住闽南汉子骨子里的闯劲?
陈阿海就是在那风高浪急、官兵追剿的夹缝中,硬生生靠着几条快船,将福建的茶叶、瓷器偷运出去,换回南洋的香料、白银。
那是刀口舔血的买卖,每一次出海都是与阎王掷骰子。
不过,他爷爷老六了,每次都能掷出三个6……
他挣下了偌大家业,却也深知这“海贼”身份终究上不得台面,随时可能被官府碾为齑粉……
在原始资本积累之后,也开始做起了正规的生意,当然,陈阿海对下一代的教育非常重视。
他拿出大把大把沾着海腥味的白银,供自己的三个儿子——也就是陈平的父亲和两位叔叔——读书。
他梦想着陈家能出一个读书人,一个真正的官老爷,光宗耀祖,也护佑这庞大的家业。
可惜,老天爷似乎没赏陈家读书的饭。
父亲和叔叔们对着四书五经愁眉苦脸,笔墨纸砚在他们手里比船桨还沉重。
三十年寒窗,别说进士举人,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捞着。
陈阿海看着已经当爷爷的儿子们捧着书本打瞌睡的样子,常常气得把(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