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放心,属下明白!”属官再次应了一声,快步离开了。
尚书省内,几位官员如释重负地瘫坐在椅子上,脸上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古怪神情。
“这算什么事儿啊...”一位官员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声音里透着疲惫,“咱们求爷爷告奶奶地请廷尉府帮忙出题,结果倒好,全咸阳的衙门都跟着忙活起来了!”
“谁说不是呢!”另一位官员苦笑着附和,“几十封信,几百道题,堆起来比人都高!这下好了,别说这次求贤令,就是再来十次八次,题目都够用了!”
“嘿,你们说,这算不算‘一呼百应’?”一个年轻点的官员开了个玩笑,试图活跃一下气氛。
“‘一呼百应’?我看是‘一惊百动’还差不多!”年长的官员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咱们尚书省的面子,这次算是丢到姥姥家去了!”
“话也不能这么说,”另一位官员赶紧打圆场,“至少,咱们的任务算是完成了。这题目多的,以后都不用发愁了。”
“完成是完成了,可这过程...”年长的官员摇了摇头,欲言又止。他总觉得,这事儿办得有点…窝囊。
原本只是想请廷尉府帮个忙,谁承想,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咸阳城。
中书省、御史台、少府...甚至连太医署都凑热闹,送来了一堆稀奇古怪的题目。
“太医署的题目,你们看了没?”一位官员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说是能测试考生的‘仁心’和‘应变能力’,结果出的都是些什么‘如何用三根针救活一个假死之人’、(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