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火的一条是网友剪辑的“裴泠名场面合集”。
她整顿内娱、在豪门大杀四方、在国际上“逍遥法外‘……
视频文案是:“她违法了,但你们真的觉得她是坏人吗?”
评论区成了大型情感宣泄现场: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她被带走那张照片,我竟然有点想哭……”
“如果恶人需要另一个恶人来惩治,那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恶?”
“她就像《蝙蝠侠》里的小丑说的那样:‘这个城市需要一个比我更坏的罪犯’”
“我开始理解裴泠了。知名视频博主@大实话在直播中直言,”她就像电影里的惩罚者,专门找那些法律暂时制裁不了的恶人下手。“
他的直播间瞬间涌入十万观众,弹幕疯狂刷屏:
“建议网友们集体抗议判刑结果,支持裴泠无罪释放!”
“你们疯了吗?这是鼓吹犯罪!”
“法律制裁不了说明法律有问题,不是私刑的理由。”
“那些女人被人贩子拐卖的时候法律在哪?”
随着事件发酵,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加入讨论。
#法学专家谈裴泠现象#话题下,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的一段采访被广泛转发:
“此案反映出的其实是公众对司法效率的不满情绪,当正式救济渠道不畅时,人们会倾向于赞美私力救济,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允许个人代替司法机关行使惩罚权,最终损害的是每个人的安全。”
而另一边,社会学学者@思考者的微博引发另一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