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片刻的功夫,模块化基地的地基已初见雏形。
又过了一段时间,一座巨型建筑群赫然矗立在月面之上。
环形主体结构如同展开的机械花瓣,三十六个模块化舱室通过透明连接通道彼此贯通,太阳能板阵列在陨石坑边缘铺成璀璨的光毯。
当直播镜头扫过基地全景时,全球观众的惊呼声几乎掀翻所有通讯频段。
他们原本预估需要十几天的基建工程,竟在微型机器人的协同作业下,用不到五十分钟便宣告落成。
“这是...基建魔法吗?”某国主持人握着话筒的手不住发抖,镜头里闪过基地外墙上“月潮-1号基地”的鎏金铭牌。
“我嘞个亲娘!尼玛的开挂了吧,这基建速度也他娘的太快了些吧?”华国某基建部部长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画面中,机械臂仍在高速运转,正将最后一批生态循环设备嵌入主控舱。
随着最后一组生态循环设备嵌入主控舱,方兆龙按下基地主控系统的启动键。
刹那间,“月宫—1号”基地的银灰色外壳泛起电流般的蓝光,成排的LED灯带从地基向穹顶蔓延。
原本沉寂的月面基地骤然被暖白色光芒笼罩,模块化舱室的透明穹顶内,人造重力装置与生态循环设备、恒温系统相继运行。
不到三分钟,主控舱全息屏显示:氧气浓度达21%,气压调节至标准值,温度维持2(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