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湖高中。
露天球场上,四周的灯柱忠实的散发高瓦度的光线,将黑夜染得雪白。
少年们正在在集体训练。
一组在云梯练习各种脚步,一组在障碍杆和跳箱中反复纵跃。最后一组则在做运球基础训练,每一个人的旁边都有少年在用软棒抽打,试图干扰。
每当一组做完,就会轮换到另一组,三组人马二十多个少年,就在白炽的灯光下,汗流浃背的挥洒汗水。
崔勋冬刻板着脸,带着个助理,在三组间来回走动,不停纠正某一个少年的技术动作,他的发音一听就有外来口音,作为一个在山东生活了十年的韩国人,他依旧无法改变舌头来适应普通话的发音。
还要无法改变的是他对篮球的理解。
韩国篮球的风格几乎是全国一体制的,都是小快准。
首先就是要快,攻防快,回防快,出手快,传球快,快攻快,包夹快,任何战术,都要在前面加个快。
然后是准,传球要准,投篮要准,针对谁要准,防守谁要准,简单的说,战术服从性要特别到位,准备工作要提前到位。
最后的小是不得为之,韩国的个头,相比中国,不够。而在这里,他却可以因材施教,在山东,永远不缺高个,崔勋冬觉得自己能在中国施展篮球才华,是幸运的。
崔勋冬看着这群少年,他觉得是时候出来展现实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