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化作一段话,涌入发狂的孙悟空心中:
“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
意思教你姓“猢”,去了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倒不如,教你姓“狲”,去了兽旁,子者,男儿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
婴儿,人之初相,性本天真,近道合善。
善心萌发,悟了人心,方得了个佛心。
此话入了狂战中的孙悟空内心,孙悟空陡然清醒了过来。
渐渐地,其他人的话,也都一一涌上心头。
“...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好师弟,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花果山的桃!”
“这东西我用不上,且送你了!”
花果山,给了孙悟空家,是他的过去。
方寸山,给了孙悟空新生,是他的现在。
而一心往灵山的取经队伍,却给了孙悟空未来。
“悟空,这虎皮裙,就送于你了!”
“猴哥!!猴哥神通广大,才不会死呢!”
“大师兄,这可如何是好啊?”
一句句真情肺腑之言,或许在旁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关心。
但在此时的孙悟空眼里,就是维系本心的良药。
水火除妖性,真情抚心猿。
师父和两个师兄,取经队伍中的四个队友,此时都成了孙悟空活下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