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天幕之言,不仅是老三当了皇帝。
连之前一直说话的人都变了。
从一个叫王天霸的人变成虾仁。
经过这些日子朱高煦对天幕的观察,早就明白了,现在发生的事情,会改变后世之事。
也就是说,历史改变了,那个叫王天霸的人消失了。
朱高煦是从战场上成长起来的,对战场嗅觉极其灵敏,他察觉到了不对劲,立刻就让传信兵去朱棣的营帐,让皇帝小心点,决策凡事可以多跟京师的老大商量。
虽然跟老大不对付,但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京师的参谋智囊团是起到改变战局的作用。
与此同时,在营帐里,朱棣正在认真下达作战指令。
众将领非常的认真都在认真的聆听。
朱棣不仅是皇帝,在打仗这件事上。整个大明朝都无人能出其右。
郑亨、陈懋、张辅、都是朱棣手中最强的将领。
后方京师更是有太子坐镇,文渊阁大学士杨荣,兵部尚书金忠统筹全局。
杨荣提出了要三路分进合击的方案,朱棣最终拍板实行。
分三路合围瓦剌。
要将瓦剌军队诱至忽兰忽失温山谷,那地方山多,完全可以限制骑兵的发挥了。
而且有利于布置神机营的火炮。
若是战场真的能放在忽兰忽失温山谷,朱棣有信心此战必胜!
不仅如此,朱棣还要打心理战。
释放俘虏动摇底层士兵战意,更是要派伪蒙古商队挑拨鞑靼同瓦剌关系,释放鞑靼也出兵瓦剌的消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