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莹的话听在耳中。
让在场一些人的心中,多少重燃起了一些希望。
但更多人的抬起头看着崔莹,心中反而生出了更多的担忧,船是可以重复利用的,港口是反复容纳的,大明雄师是以百万计的。
现在的情况可能确实是如他所言。
在朝鲜的腹地的明军最多只有区区三万,可是再过上几天以后呢?
大明以武立国,大明的皇帝朱元璋从一个乞丐,最终登基大宝建元洪武,靠的便是自身无与伦比的军事素养,而这样的一个人所任命的将领岂会是泛泛之辈!
你崔莹想到的这些,大明的统帅会想不到?!
凋敝小国的一介国贼,能比的过大明战功赫赫的勋贵?
而且此次爆发战争的原由,大明遣来使团中的正副两使,言行举止怎么想怎么怪异。
明摆着是以汉使为榜样,只求名留青史,后辈子孙永享富贵,大明雄师扫清朝鲜蛮夷,拓土开疆千余里。
文臣敢死,武将岂会没有准备?
不过是一场场面话,空泛安慰人的东西,想着让他们安心与他一条心,在注定沉没的船上挣扎罢了。
可是他们现在能拒绝吗?能选择反抗唱反调吗?
大军征战可是有祭旗的流程的……
崔莹是个聪明人,其他人能想到的东西,他也一样能想到,可是面对现在这种情况,他又能如何呢?
退无可退,只能选择放手一搏,用最快的速度调集大军汇聚开京,与现有的明军先行打上一场,用巨大的数量优势先胜一场稳定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