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画需要掌握各种笔法技巧,还需要相关的天赋灵感,这才能画得好,画得像。
陈晋之前向郭瑷请教,有所侧重,主要是学人像。
突然来学丹青,与兴趣无关,和法术有关。
《点相摄魂术》。
该门术法得自古先生,属于战利品,得到之后,长时间收藏于壶天袋内。
等考过乡试,榜上有名后,才寻个空暇时间拿出来学。
一学就会。
只要神魄强大,修炼起旁门左术来,往往事半功倍。
毕竟旁门左术的特性,比起玄门正法,本就要容易入门得多。
秉持艺多不压身的观念,陈晋来学此法,想着某天或许能派上用场。
这一天竟很快来临。
当那日第一次面对赵县令,陈晋就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或许就在此门《点相摄魂术》上。
不过掌握法诀,与真正施展出来,是两回事。
正如他学会《五行格物论》,但能否真正炼制出法器,受到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
《点相摄魂术》的前提在于一个“相”字。
有“相”才能“点”。
这个“相”,就是被施法者的肖像。
说白了,就是预先将对方的样子画下来。
画得越像,越形似,施法的成功率就越高。
故而陈晋拜郭瑷为师,来学丹青技艺。
学会之后,还得来观察目标的五官样子,以及情绪变化的形态。
唯有观察入微,才能画得更似。
不止形似,更要做到“神似”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