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急于收网,急于从伊戈尔留下的帝国中捞出最大一笔政治遗产。
但真正的计划从不是交出核弹。
而是引狼入室之后,再借机清场。
等鲍里斯的人与伊戈尔的人在庄园拼得两败俱伤,等他以为自己已经把核弹收入囊中时,
他的人,将从侧翼悄然介入,切断线路、控制车厢,连人带货一并带走。
当然,这些核弹头不会继续在塞瓦斯托波尔呆太久。
他不傻。
鲍里斯在接收失败后,第一时间就会找自己的麻烦。
那种东西哪怕拖一天不处理,暴露的风险将会加倍。
所以,他为它们准备了好去处。
纳恩–卢加协议下的铁路转运系统。
按照协议内容,乌克兰必须将手中继承自苏联的核武器全面移交俄罗斯,并接受美方监督与资金技术协助进行拆解。
这一整套流程,是他最熟悉的行政系统之一。
火车在封闭编队下启程,路线透明、调度公开,由军方联合护送,最终进入俄境交付。
所有操作环节都有监控与报备,表面上极为严密。
但也正因此,“最安全的地方”也往往是“最容易藏东西的地方”。
没人敢拦下一列写着“核弹头移交”的列车。
鲍里斯不敢。
更别说他那些靠黑市情报、对国家流程一知半解的雇佣兵。
米哈伊尔打的就是这张牌。
他会把那三枚弹头在转移当晚,悄悄掺入卡缅内站一列“已备案”(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