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万字,五章奉上,很累的,大家给点鼓励吧
……
李明远正准备继续,另一位专家已经冲上前,弯下腰仔细检查起炮管内部,眼睛瞪得滚圆:内膛处理这么精细,弹道稳定性肯定极高!这是什么工艺?
请让一下,我看看尾部结构。一个矮个子工程师几乎是挤开同事,迫不及待地研究起炮管尾部的点火装置,
这设计太精妙了,简单又可靠!
还没等李明远回答,更多专家一拥而上,像蜜蜂发现了蜂蜜,七嘴八舌地提问。
口径确定是107毫米吗?
这种轻量化如何保证强度?
发射时炮管能承受高温吗?
李明远被团团围住,哭笑不得。他抬起手示意大家安静:
各位专家请稍安勿躁,与其在这讨论,不如亲眼见识一下它的威力。
杨部长赶紧帮忙维持秩序:对对对,大家先别挤,咱们去试验场实弹测试。李总工,车子已经准备好了,请带路吧。
李明远点点头,指挥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火箭炮和弹药装上卡车。
距离较近的靶场不合适,我们得去远郊试验场,那里地形开阔,安全性更高。
众人迅速转移到位于城外二十多公里的军用试验场。
这里四面环山,中间是一片开阔的荒地,远处设置了几个简易靶标,看起来像是废弃的和装甲车。
李明远亲自将107火箭炮架在简易三脚架上,动作娴熟地调整角度,装填弹药,连接点火装置。
众人自觉保持距离,屏息观察这位年轻工程师的每一个动作。
射击距离3000米,目标是那标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