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精妙了,一位老工程师喃喃道,这样的优化思路,简直是
李明远没时间听恭维,迅速分配任务:张工,你负责信号处理算法;李工,你负责数据加密传输;王工,你负责三角定位的核心计算;其他人协助测试和优化。三天内,我要看到可用的原型系统!
与此同时,第二组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王工带着他的团队来到机场,三架高空侦察机已经停在跑道上。
这些飞机是从北极熊国引进的,经过了初步改装,能够在高空长时间飞行。
同志们,王工指着飞机,我们的任务是给这三架飞机安装特制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和天线,要保证信号足够强,覆盖范围够大,而且频率稳定。
他拿出李明远刚刚草拟的设计图:每架飞机都要装三套不同频率的发射机,互为备份。天线要改装成定向可调式,能够根据飞行姿态自动调整方向,保证信号始终指向目标区域。
王工,这么复杂的改装,三天够吗?一位机械师担忧地问。
王工咬咬牙:够不够也得够!李总工说了,宁可三天不睡觉,也要按时完成。都打起精神来,分头行动!
老刘的第三组面临的挑战同样巨大。
他们需要在导弹上安装一套全新的接收和计算系统,能够接收三架飞机发来的信号,计算自身位置,然后根据目标坐标调整飞行路径。
这个计算单元必须足够小,足够轻,还得耐高温高压,老刘对着拆开的导弹弹头发愁,常规电子元件根本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