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言立即迎上前去,紧张地问道:“前辈,如何?”
陈渝周眼神复杂地看着王少言,沉声道:“山长已知晓此事,只是这秘典为何会有此等现象,还需查阅书阁中典籍。你先跟我去其他地方等候,待山长有结果后,自会通知你。”
王少言点了点头,跟着陈渝周离开了秘典殿宇,回到了山腰处的院落。这里环境清幽,给人一种宁静之感。
陈渝周一边开门一边嘱咐道:“你先在此等候。”
王少言点头答应,心中却有些忐忑。他跟随陈渝周进入院中,只见院中摆设简朴,一角放置着石桌与石凳,另一侧则是一颗光秃秃的桃树。
陈渝周引着他到院中坐下,随后便转身离去,似乎在忙碌着什么事情。王少言独自一人坐在院中,目光在四周游走,心中不禁想到:没想到兜兜转转又回到此地,若是无法进入这文山书院,就看能否进入另外两家书院了。
正当此时,院门被推开,一道身影缓步走入。
王少言定睛一看,来人是一个年约四旬的男子,眉目清秀,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容,他身着灰色长衫,背着箱篓,手中拿着一柄油纸伞。
男子也注意到了王少言,他似乎有些惊讶,目光在王少言身上打量片刻,随后轻笑道:“这位小友,我怎么从未见过你?”
王少言心中一紧,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来历,他起身拱手道:“在下王少言,见过前辈。”
男子点了点头,目光在王少言身上打量片刻,笑道:“小友不必紧张,此间院落常年不曾有人居住,我见院门大开,便自行入内,没想到还有小友在此。小友莫不是刚入书院的新生?”
王少言摇了摇头,道:“在下刚随陈师到那山间殿宇被书选中,只是因为一些奇事,还未能入书院。”
男子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道:“哦?不知是何奇事,竟能引得小友在此等候?”
王少言迟疑片刻,将秘典出现金字一事简单述说了一遍。
男子听后,眼中精光一闪,他轻笑道:“原来是秘典有异,此事确实非同小可。小友放心,既然山长已得知此事,定会给你一个答复。只是秘典之事非同小可,小友与其在此等候,不如找些事情做做。”说罢,男子自怀中取出一本书册,递给他。
王少言接过书册一看,顿时愣住了,见封面上写着“三国演义”四字。
男子自顾自地说道:“此书,是我在云游之时,无意间得到此书,虽然此书尚未完本,只有几章内容,但是书中内容甚是有趣,我与小友有缘,便暂借于你,不妨一读。”
王少言万万没想到,这男子竟拿出的是这本书。同时,心中不禁有些疑惑,这位男子突然出现,又如此自来熟,实在让人不解。他拱手道:“多谢前辈借书,只是还不知前辈名讳,有望告知。”
男子淡然一笑,道:“鄙人姓温,名如玉。”
王少言一愣,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竟一时之间想不起来。殊不知,此人在江湖中的地位颇高,被冠以剑仙之名的文剑仙。
温如玉自幼聪慧过人,酷爱读书,从小便沉浸在各类经典之中。然而,他并非读死书之人,除了读书,他还喜欢剑术,只是他只看剑谱,从未拿过剑。
有人戏弄他,光读书有什么用,执剑江湖那才威风,那一日,他第一次拿剑,随意挥了挥后,却闭上了眼睛,当他再度睁眼之时,手中的剑瞬间出击,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长空。
那一剑,举世皆惊!
那一剑,也成就了他剑仙之名。
还不等他继续深究,温如玉便开口催促道:“小友不看看此书?”
王少言回过神来,看了一眼手中的书后,又将书递还给他,道:“温前辈,这书您还是收回去吧。”
温如玉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似乎没想到王少言会拒绝,接过书后,问道:“为何?”
王少言见状,也怀中掏出一本《三国演义》解释道:“前辈有所不知,此书是晚辈所著,并且早已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