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和伯邑考看着从天而降的赵浩目瞪口呆。
。姬考:“父王,你刚才说了什么?”
姬昌:“考儿,天命难测,吾等凡人,能窥见一星半点的天机,已经是大不敬了。
岂能料事如神,分秒不差?”
姬考:“这句话听着很熟悉?”
姬昌:“为父只说闻仲奉命平北海,又没说什么时候?
别愣着了,快去接旨。
。”
姬昌脸上立刻挂满了笑容,哈哈大笑,扶着胡须,走出了长亭,对着赵浩说到。
。“不知是那位上仙驾到。
。”
“大王有旨意,宣个小旗官跑一趟便是了,竟然劳烦上仙亲自跑一趟。
。”
赵浩看了看面前有些仙风道骨的文王姬昌,也是感叹连连,确实有孤独特的气质,也难怪可以成为众圣的旗子。
。“本官,大商总兵,一字并肩王,赵浩,此事事关重大,西伯侯接旨。
。”
姬昌连忙带着伯邑考跪地接旨。
。赵浩直接拿出早已准备好旨意,朗声念叨。
。“人王圣喻:今北海反贼袁福通包藏祸心,起兵叛变!
孤素闻西伯侯颇有盛名。
膝下九十九子,均英明神武,都是将相之才。
。麾下军队更有数十万之众,望西伯侯以国家大业为重,即刻率兵前往北海平叛。
。此事关系千万黎民百姓之安危,切勿耽搁。
此乃军令,若有耽搁,当军法处置。
叛乱一日未平,西伯侯一日不可回国。
。”
西伯侯的面色瞬间一片漆黑。
。自己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当今人王帝辛,会把目标打在了他的身上。
。更没有想到,自家的底细,竟然被帝辛掌握的一清二楚。
。要知道,自己的九十九子,可是最高机密。
。便是整个西岐,知道的人也不多。
。却没有想到,那远在朝歌的帝辛,竟然都一清二楚。
。叛乱不平,不能回国?
这是可是吃准了他姬昌啊。
。无奈的姬昌,叹息一声接过旨意,对着赵浩问道。
。“并肩王,那袁福通远在北海,老夫的兵马都在西岐,大王何故让老夫前去带兵平叛。
。”
赵浩既然过来,自然是做了万全的准备,当即直接回道。
。“西伯侯,身为臣子,大王有令,只需听命即可,揣摩圣意,可不是一个臣子的本分。
。”
西伯侯的面色依旧十分难看,又是开口说到。
。“我西岐多年以无战事,兵力还需整顿,待本王整顿几日,便亲自率军,前往北海平叛。
。”
这也是事先赵浩想好的。
。最好的办法,拖字诀。
。能拖一天是一天,只要那北海袁福通打的够快,都不用他西岐出兵,大商就忍不住出兵了。
。赵浩闻言,当即冷笑着说到。
。“西伯侯,大王命我亲自前来宣旨,足以见此事事关重大,这道旨意,你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
“若是不立即出兵的话,本王能来宣旨,就能来带兵过来杀人。
。而且,伱信不信,本王要是想带你二人去朝歌,这当即天下,也没几个人,能够拦得下。
。”
赵浩的话,很是随意。
。但西伯侯姬昌,却已经是冷汗连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