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双目垂泪,叹了一口气道:“不是,做的是预修亡斋。”
猪八戒笑得前俯后仰:“你这老儿,我们都是佛门中人,从来没听过有什么预修亡斋。
你家里又没有人过世,办什么亡斋?
骗人也不是你这么骗的。”
老者道:“小老儿句句属实。”
许愿:“八戒,听他把话说完。
老施主,何为预修亡斋,你且细细道来。”
老者道:“你们来到这里难道没走正道?”
唐三藏:“我们正是从官道而来。”
老者:“那你们在河边就没有看见什么东西?”
沙和尚:“看见一座石碑,上面写着通天河三个字。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
老者道:“你们再往上游走一里地看看呢?”
唐三藏:“老施主,我们不曾走到上面去。
上面有什么,你且说说。”
老者:“那上面有一座灵感大王庙,你们没去自然不曾见。”
许愿:“哦?
灵感大王?
说来听听!”
老者道:“我们这里叫陈家庄,多年前来了一个灵感大王,保佑我们这里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唐三藏:“既然年年保佑你们风调雨顺,那是好事情呀!
为何看起来有些闷闷不乐?”
老者叹道:“长老你们有所不知。
这灵感大王不是正直神灵,他年年都要我们活祭一对童男童女,若是活祭了就保佑我们。
若是不活祭,就会降祸生灾。”
许愿:“如此看来,今年即将到活祭的时候了?”
老者:“唉!
正是。
今日夜里便是活祭之时。
而且,今年轮次到我们家了。”
唐三藏:“原来如此。”
正在这时,又有一个老者走了出来。
“贤弟,快过来。
这是东土大唐来的高僧。”
那个老者也走了过来,向许愿他们施了一礼:“见过四位长老。”
老者介绍道:“四位长老,这是我的胞弟。
我叫陈澄,舍弟叫陈清。”
猪八戒:“今年要活祭,那你们家可有童男童女?”
陈澄和陈清都不由得摇头:“唉!
我们命苦,五六十岁了,这些年才得了一个儿女。
我家里有个儿子,舍弟家有一个女儿。
都是独苗。
不曾想今年活祭轮次到我们了。
传家接待的香火都要保不住了!”
猪八戒:“说得好像你们有很多家产要继承似的?”
陈澄:“不多,但也不少。”
猪八戒:“能有多少?”
陈澄:“我们家有水田五十顷,旱地七十顷,草场九十处,水牛有三百头,驴马有三十匹,猪羊鸡鸭鹅几万只。
粮食吃不完,衣服穿不完,家财产业,也还看得过去。”
猪八戒:“.”猪八戒愣住了,没想到他们这么富有!
许愿:“八戒,怎么呆住了?
是不是比你浑家丈人家产还丰厚?”
猪八戒:“猴哥,你又来取笑我?”
沙和尚问道:“既然你们家产如此丰厚,为何不花钱去买童男女,即便花个千百两金银,对你们来说也不是难事吧?
那样便可以保住香火,何乐而不为?”
陈澄:“长老们有所不知,这灵感大王甚为灵验。
每家每户有几只碗他都心里有数,哪家有童男童女,几时出生,多大年龄,他都一清二楚。
花钱买的,他一眼就会识破。
反倒会招惹他降祸!
所以,不舍亲情,才预先为他们办一场亡斋。”
唐三藏:“原来如此。”
许愿:“哦?
这灵感大王如此灵验?
你将你们的儿女带出来,俺老孙瞧瞧。”
不多时,陈澄就将他的儿子带了出来。
小孩名叫陈关保,只有七八岁,手里正拿着水果在吃,丝毫不知道他可能会被活祭。
看着陈关保那天真的模样,陈澄心头十分难受。
许愿笑了笑,说道:“老施主,你不必悲伤。
你看看这样,那个灵感大王还能认出来么?”
许愿拔下一根毫毛,吹了一口气仙气,叫声“变”,变作一个小孩,与陈关保一般无二!
顿时,陈澄和陈清都呆住了。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