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第一幕 ITS TIME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幕 ITS TIME(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是让他们知道的时候了

是石头要开花的时候了

是时间动**如跳跃的心的时候了

是过去成为此刻的时候了

是时候了

——策兰

2010年12月25日,凌晨。

梵蒂冈,教皇宫。

黑暗的走廊里传来“咄咄”的声音,像是脚步由远而近。亨利立即警觉地站起身,困意全无。

他是瑞士侍卫队的队长,贴身保护教皇已经六年了。自从去年平安夜,教皇在圣保罗大教堂主持弥撒时遇到突袭,原队长就被解职,改由他全权负责本笃十六世的安全。

走廊尽头烛光晃动,三个红衣主教在神父的引领下,转入长廊,朝着教皇的寝宫不紧不慢地走来。这三位主教权高望重,都是下一届教宗的热门候选,亨利对他们非常熟悉。

他微微松了口气,心底又涌起一丝疑惑。这时不过凌晨2点,子夜弥撒刚结束不久,教皇年事已高,这场仪式让他精疲力竭,正在卧室内沉沉酣睡。他们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前来拜诣?

一行人走到门前,他毕恭毕敬地行了礼,三位红衣主教面无表情地颔首示意。神父走到他跟前,附耳低声说了几句。

亨利打开寝宫的门,领着他们蹑步而入,试探着低声叫道:“圣父?圣父?”无人回应。

他打开灯,寝宫里整齐如常,**枕头、衾被也都铺叠得十分平整,唯有教皇不见踪影。

一行人的脸色立刻变了,分头四处寻找。更衣室、休息房、盥洗室……就连床底桌底也看遍了,全都空**无人。

刹那间,亨利从头皮凉到脚底,恐惧得无法呼吸,就像置身于一场噩梦。每个房间的窗户都是从内锁闭,出口只有寝宫的那扇大门,他目不交睫,连哈欠也不敢打一个,教皇又怎会眼睁睁地从密室里凭空消失?

秘道!他突然想起在更衣室的衣橱里,据说有一个秘道的入口,可以通向西斯廷教堂的地下密室。这个秘密只有教廷卫队的队长知道,危急时刻用来保护教皇逃生。但自建成以来从未启用过。

他急忙领着众人奔入更衣室,打开那扇机关,果然发现了一个黑漆漆的甬道。一行人打着手电筒,七折八拐,在秘道里走了十分钟,打开了四道暗门,终于来到了西斯廷教堂地底那花岗岩砌造的密室。

亨利奔出密室,大步冲入西斯廷教堂。烛台灯光高照,室内通明。不知从哪里刮来一阵风,刮得祭坛上的那本《圣经》噼啪作响,烛光明灭不定。

接着他头上一凉,像被什么水珠滴中,就连那本翻飞的圣经上也多了几点暗红的污渍,恰好染在了《启示录》的章节上:

“我又看见在天上有异象,大而且奇,就是七位天使掌管末了的七灾,因为神的大怒在这七灾中发尽了。”

亨利心里涌起一种不祥的感觉,下意识地抬头望向祭坛上的十字架,猛地大叫一声,就像被雷霆打中头顶,双膝发软,“嗵”地跪倒在地。

那三个红衣主教目瞪口呆地望着祭坛,也像被瞬间冻结,过了半晌,才梦呓似的从喉咙里挤出颤抖的低音:“圣母玛利亚!”伸手在胸前不断地划着十字。

祭坛的十字架上原本是受难的耶稣基督像,此刻却变成了血淋淋的本笃十六世。年迈的教皇双手被钉在十字架上,圆睁双眼,嘴唇颤抖,满脸尽是恐怖惊骇的神情,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胸口上被豁了一个“卐”形的伤口,血肉翻绽,随着呼吸急剧起伏,跳跃着淡青色的火焰。

在他的上方,《最后审判》的壁画上,鲜血淋漓地写着阿拉伯数字“730”和一行大字:“除了我,你们不可有别的神。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谁得罪我,我就从我的册上涂抹谁的名!”

※※※

43个小时前。

法国,里昂。

大雪初晴。丽莎·苏格拉底驾驶着红色的雷诺车疾驰在罗纳河畔,对岸那些依山而建的五颜六色的房子在观后镜里急速倒掠。刺骨的晨风迎面刮卷,发丝缭乱飞舞,阳光在光秃秃的树枝间缤纷闪烁。

绕过树林,金头公园的湖面倏然扑入视野。积雪斑驳的草地上,数十只梅花鹿听见引擎的轰鸣,远远地跑开。一群白鸽从她上方掠过,穿过碧蓝的天空,飞向那更加碧蓝的湖面。

她忍不住放慢车速,眯着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嘴角泛起微笑。这晴朗的早晨是两个多月来最美的光景,空气里尽是草木与泥土的气息。然而最美的东西总是短暂的,稍纵即逝,如同这个世界。

这是2010年的12月23日,上午7点45分。还剩下732个早晨。她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

十分钟后,她驾车抵达国际刑警总部。阳光照在这座银灰色的立方体玻璃大厦上,折射出变幻莫测的光泽。从这个角度望去,大厦基座周围的浅水池仿佛与不远处的罗纳河连成了金灿灿的一片。

“早上好,小姐。”警卫点了点头,微笑着将电子通行证递还给她。她嫣然一笑,驾车缓缓驶入这片数米高的篱笆树墙与铁栅包围的禁地。

这里是欧洲戒备最为森严的区域之一,到处都是摄像头,每一道门都由最先进的电子锁控制,要想出入,除了储存有个人资料的电子通行证外,还需要相匹配的视网膜、指纹和声音三重验证。

“丽莎·苏格拉底,国际刑警反恐处特别探员。”她将拇指摁住自动门禁锁,轻快地说道。镜面上立即呈现出她的脸颜,栗色短发,白腻的瓜子脸,一双蕴含笑意的淡蓝色眼睛。

玻璃门无声地滑开。门禁的语音设备里传来温柔的法语:“欢迎您的到来,祝您愉快。您有一个重要的会议,8点30分,在第七会议厅。”

※※※

国际刑警总部大厦的平面图上找不到第七会议厅。这间神秘的会议室位于地下三层,只有在特别的时候,经过特别的授权才能进入。丽莎·苏格拉底在这儿工作了四年,今天第一次置身于此。

会议室面积不到100平方米,陈列了64个座位,简洁肃穆,和她想象的完全不同。但在这看似简陋的外观下,却隐藏着诸多前沿高科技的玄机。比如可以防止窃听录音,防止黑客侵入与信息泄漏,防止电磁与电源传导泄密……甚至可以防御威力最强猛的导弹,保证所有人员与信息的安全。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隐秘的“安全屋”之一。

她好奇地打量着四周,与会的大多是生面孔,神情凝肃,除了几个常驻国际刑警总部的欧美特警,熟识的就只有反恐组的主管露娜·阿葵芮雅思了。

露娜别着修长的双腿,姿态优雅,朝她呵了口烟圈,微微一笑,金白色的短发在灯光下闪耀着悦目的光泽。

国际刑警总部所有的特警与工作人员中,最让丽莎敬佩的就是这位外柔内刚的女强人。中法混血的惊人美貌、冷静睿智的头脑,加上雷厉风行的干练手段,使得她短短五年之内就成为总部风头最健的人物,据说包括美国CIA、英国军情六局在内的各国情报机构都在争相游说她担任本国的情报首脑。

她既然也来参加这次的会议,就更加说明其重要性了。丽莎心里怦怦直跳,不知道这次会议和自己所负责的国际犯罪组织又有什么关系?

※※※

8点29分,灯光逐渐转暗,只有一束仍雪亮地照着主席台,四周随之安静下来。

一个穿着格子西装的年轻意大利人慢悠悠地走上主席台,带着玩世不恭的笑容朝台下挥了挥手,就像镁光灯下等待欢呼的明星。

是他?丽莎一愣,惊愕与愠恼一齐涌了上来

这人名叫罗伯特,似乎是美国FBI的高级探员,半年前在华盛顿的“全球有组织犯罪交流会”上,曾再三骚扰过自己,想起他自命不凡、嬉皮笑脸的姿态,忍不住又皱了皱眉头。

“各位女士、先生,早上好,”罗伯特的视线扫过她脸上时,眼睛突然一亮,显然也认出她来了,又露出那副花花公子的表情,冲她眨了眨眼,粲然一笑,“我是美国IMU的探员罗伯特·塞吉塔里亚斯。感谢各位拨冗来参加这次的紧急会议。这次会议中所提到的所有内容,都属于特级机密,这也是只请诸位参与的原因……”

他的视线漫不经心地掠过在场的30多人,又回到了她的身上,灼灼的目光带着丝促狭的笑意,盯得她双颊微微有些烧烫。

丽莎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垂下眼睑不再理会。或许是因为她从小在修道院长大的缘故,对于异性的示好与亲密举止总是觉得很不自在,就连与未婚夫相处,也都循规蹈矩,不越雷池一步。遇到这么个轻浮的人,实在有些难以消受。

“不知各位是否听说过IMU?”讨厌归讨厌,他的声音倒是挺有磁性,“2002年,美国政府收回对51区的直属管辖权后,成立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神秘现象调查科,简称IMU,专门调查发生在北美的所有超自然神秘现象。”

“过去的八年中,我们调查了数以千计的神秘事件,发现这些事件并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往往互为因果,甚至与世界各地的灾难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是冥冥之中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暗中操纵。比如1934年5月,美国中西部草原突然掀起的那场‘黑风暴’……

“那场风暴以每小时96~160公里的速度自西向东推进,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高3.2公里的巨大的移动尘土带,穿越整个北美大陆,造成了西部土地长久沙化,三天三夜后才消失在大西洋的海面上。

“无独有偶,1960年3月和4月,前苏联新开垦地区先后两次遭到黑风暴的侵袭,经营多年的农庄毁于一旦。仅仅3年后,该地区又一次发生了风暴,这次风暴的影响范围更为广泛,受灾面积达2千万公顷。”

罗伯特打开投影仪,右后方的幕布上出现了一幅幅惨如地狱的黑白画面,狂飙卷舞,沙尘漫天,隐隐约约能看见拔地飞起的房屋和牲畜。

“这些照片是当时的人们现场拍到的,其中六张摄于美国,四张摄于前苏联。你们能看到其中有什么相同点吗?”

他等了几秒钟,见台下众人都一声不吭,便举起激光笔,在那几幅照片上指点比划:“这里,这里,这里……看出来了么?”

UFO?丽莎心里咯噔一跳,照片上都有一个椭圆形的黑影,轮廓虽然有些模糊,但看起来像极了飞碟。

其他人显然也看出来了,窃窃私语。坐在她身边的俄罗斯代表露出一丝讥讽的冷笑,举手说道:“你们美国人该不会仅凭着这些模糊不清的照片,就认为这几场黑风暴都是外星人干的吧?”

罗伯特耸了耸肩膀:“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给你再看几百张类似的照片。当然,你们可以坚持认为这些都是巧合。但你难道真的相信这几场摧枯拉朽、毁灭一切的黑风暴,只是由于我们两个国家过度砍伐林木造成的?

“难道你真的相信1952年造成12000多人丧生的‘伦敦鬼雾’,是源于燃煤废气和天气因素共同造成的环境灾难?真的相信1908年摧毁了西伯利亚2000平方公里、相当于广岛原子弹1000倍威力的通古斯大爆炸是因为一颗从天而降、却又从未被NASA发现的陨石?真的相信1986年8月21日夜里,夺去喀麦隆1740人和无数牲畜性命的,是来自尼奥斯火山湖底的毒气?”

他语速越来越快,咄咄逼人,接连举了一连串20世纪以来的大灾难,每个无不神秘难解。按照他的说法,这些灾难都不是随机产生的,而是冥冥相关,由一种恐怖莫测的力量暗中操纵。

然而在众人听来,他这想法未免太异想天开了。

“说完开场白,咱们现在来聊聊正题,”罗伯特转过身,切换了投影画面。幕布上是卫星垂直拍摄的高清晰照片,碧山螺髻,道路龟裂,数十辆汽车陷入巨大的裂壑里,火焰滚滚,到处都是惨叫狂奔的人群。

“这是五个月前,发生在中国北京郊外的一场地震。地震的震波与范围并不算大,造成的局部损害却极为惊人。4.6公里路面全毁,伤亡200多人。今年地震频发,全球光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20多次,相比之下,北京的这次地震算不了什么。但有意思的是,这次‘地震’的震源不在地底,而在地表,就在这段路面……”

他将图片放大,用激光笔对准路面上迸开的一个深壑:“根据北京方面的排查,周围方圆三公里内,都不存在任何炸弹爆破或其他的‘人工震源’。唯一能解释这场‘地震’的,就是这个人的这个举动……”

他在卫星照片的右侧调出了一张地震现场拍摄的照片,激光笔的红光指着右侧照片中一个半蹲在裂壑边的年轻人:“请注意他拳头的位置,他拳头下迸开的裂缝,就是卫星照片显示的地震震源……”

台下发出一片低哗,众人脸上第一次流露出惊讶与认真的神情。画面中那位印度裔青年看起来最多23、24岁,半抬着头,鹰隼般的双眼,冷峻而又傲慢。丽莎心里一紧,觉得这双眼睛似乎曾在哪里见过。

有人举起手,难以置信地问道:“你是说这场地震是由这个年轻人造成的?”

“不止这一场。经过人面识别系统的反复比对,我们可以确认,这个人至少出现在过去5年内、全球21次的‘地震’现场,并且有十四次被监控照片或路人拍摄到做了同样的动作……请问各位,这样的概率究竟有多大?”罗伯特又调出了十几张印尼、秘鲁、海地、日本等地发生地震时的照片,用激光笔一一圈出那人的身影。

十四张照片中,那印度青年半蹲在地,右拳捶击地面,其中几张可以清晰地看见地上随之迸开的巨大裂缝。众人又是一阵哄然,显然对于人力能造成这么恐怖的灾难依旧觉得不可思议。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