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师父,周树民这两天并没有闲着,一直都在查阅古籍。
如今有了结果,心里尤为激动:
“没错!说你是废物的,那是他们眼拙,有眼不识金镶玉。”
“师父,我看书上说这种武脉的级别,是万里挑一+,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就是说,作者本人也不知道这武脉的威力几何。不过,它的最低档是万里挑一。”
“或许,也有可能是绝世无双的武脉!”
武强内心暴起狂狼、震惊不已:“绝世无双么?”
老天爷,这事儿他做梦都不敢想啊!
“没错!”
既然已有武脉,那便可修武道。
既可修武道,那便……
想到这里,武强弱弱的问了一句:“既如此,师傅可否传我……”
周树民人老成精,自知武强所图,便娓娓说道:
“待你修成武者,为师自会传你本门医术。”
“徒儿谢过师傅。”
说着,武强发自内心,起身鞠了一躬。
一谢师父操劳,二谢师父不忘传授医道。
在这儿住了两天,武强衷心感慨:
有个师傅,真好!
有个医道师父,更好!
如此,待学会了医术,便可为母亲治病……
“对了,徒儿,为师传你的医书,你看的怎么样了?”
“额……”
武强有意避而不谈,不曾想师父他老人家主动问起,这下就尴尬了。
遂,避重就轻道:“师父,我已看完了《伤寒杂病论》。”
那么厚一本医书,怎会一天一夜就看完呢?
周树民不禁起疑:“这么快就看完了么?”
武强板板正正的回答:“是的。师父若不信,可考考我?”
“好,那我便问问。”
于是,周树民试探道:“后校本,共多少卷?”
“《伤寒论》十卷,《金匮要略》三卷,共十三卷。”
见武强回答的一板一眼,周树民疑惑更甚:“书中共载药方多少?”
武强不假思索道:“二百六十九方!”
周树民又问:“统共用药多少味?”
“二百一十四味。”
武强回答的麻溜,周树民感觉自己是得了神经质,总觉得他学的不扎实。
事实上,也不怪周树民,那么厚一本书,平常人指定得看个把月。
然,武强不是凡人!
有灭世神瞳傍身,学啥都快。
虽比不上打印机和扫描仪,但也甩了常人几条街。
医道不比其他,若基本功不扎实,后边临床实践便会出差错,甚至…医死人!
补一堂是祖上传来的,周树民把医馆的名声,看得比命还重要。
故而,才对自己的徒儿更加严厉和苛刻。
遂,周树民罕见的严肃道:
“徒儿,老实交代,你是不是问度娘了?”
武强双手一摊,暴跳如雷:“师父,你咋这么不相信徒儿呢?”
“你看嘛,我为了学习医书,眼袋和黑眼圈都熬出来了。”
周树民仔细一看。
果然,武强的精神状态确实不在线。
周树民感慨道:“好好好,徒儿辛苦了。有你这么用心学医的徒儿,为师自当放心不少。”
如今,像武强这么用心学习中医的徒儿,确实不多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