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幸好何乐与赵州牧大人交谈时是在州府的内院,在何乐的感知里,知道此处仅有自己与何颍以及州牧大人在场。仅有三人听到,所以何乐想想也觉得可笑,发现自己最终在官场之上,依然还是个幼稚少年。
他对于官场上的那些血淋淋规则,也依然不够清晰。若不是今天这位州牧大人实则也可以算是他这一系的,否则的话,若是个敌方阵营的政客,那何乐可就算是给自己找来一个大麻烦。
甚至有可能因为何乐一句话,就引得整个大周朝文官系的震动,甚至可能引起兴庆帝也不得不出来表态。尽管如此,其实在何乐的心中仍然觉得将江夏州的州府迁到如今的西塘镇会比现在更有效率。
毕竟两地往来最快也得要一天的行程,但实际上现在整个江夏州大多数的经营以及人员往来都集中在西塘镇。只有州府内各级官员们调集到西塘镇,在那边现场办公才能够最大提高江夏州的工作效率。
反倒是可有可无的江云城,也就让其留着作为地方官府的牌坊好了。
所以何乐想了想,提出另外的方案,那就是让州府的官员轮流去西塘镇巡查办公。
对于何乐的提议,赵州牧并没有立刻答复,毕竟这样的安排有点过于超前。当然地方的官员对辖区进行巡查的制度倒是有,只不过那都是以年度来进行轮替的,而现在按照何乐的意思却是要将此原本以年计的巡查管理制度,改成以月度进行的循环制度。如此一来不仅仅要求极大地提高循环的频率,更是要求官员们作为常态来进行。
对于大周朝这些习惯坐在衙门里耍足威风的官老爷们,可不是一件好玩的差事。即便赵州牧在江夏州有些威望,但也还做不到对下属的颐指气使。所以他只能够尝试性的采纳何乐的意见,至于最终能够进行到什么程度,他还真就无法确定。
当然何乐也明白其中的难处,所以何乐并没有立刻就要求他来执行自己的方案,而是留给他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毕竟对于何乐而言,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后方的安稳。至于那些变革,可以在此后很多年的时间里来逐步执行。甚至何乐也会考虑,最终要让江云城的官员们整体搬到西塘镇那边去,因为那样更加方便江夏州的公务执行与施展。
而现在强行留在江云城,不过是外表光鲜的屎尿桶,内里早就没法看,又何必坚持下去。何乐原本就是个实用主义者,他自然不会喜欢现在的状况。当然他也必须考虑实际情况,所以他也不会现在就强行要求为此做出改变。
与赵州牧谈完心之后,何乐便与他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