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曹大人所问之问题,正是下官刻意隐瞒的关键。下官之所以不说,便是因为这朝堂之上人多嘴杂,若是此时将下官谋略公之于众的话,必然会导致机密泄露。但下官能保证,下官早已有周全的对策,可以确保我朝大军安然应对两线劲敌,并可趁机灭掉羯人南侵大军。从而一举奠定北伐的攻势。”那乐岱倒也是胸有成竹,毫不畏惧曹玄理指出的关键所在,而是气定神闲的肯定回答到。
但在曹玄理听来,实际上等于他什么都没说。除了拍着胸脯保证之外,便再无其他的表示。而乐岱的表示,又再度换来众人的嗤之以鼻。
“哼!无耻之徒,只不过是在此招摇惑众,并无实才,却只会哗众取宠。”一名身材魁梧的文官走出来,走到乐岱身旁,歪着脑袋对身侧的乐岱说到。从他的官服可以看出,他也同样身为五品官员。但同样的官服穿在他身上,却又多出一份官威。再看他那仪容,更是一表人才。若只从外表来看,便足以认定此人必然是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此刻坐在龙椅上的兴庆帝,面对自己朝臣之间的争论,却没有半点表示。只是平静的看着他们在那里争论着,似乎这一场争论又会归于平静。最终在一团乱麻之中,被这些个官员们扯到九天云外去,再也不复最初想要争论的那个原点上。
“我朝自立朝以来,便有文官议政,武官议兵的传统。今日不知袁老将军有何见较?”终于栗源丞相开口说话,并且将绣球踢到袁义承将军的手中。
“刚刚乐御史所说的内容,我很有兴趣。当然我也觉得用兵之道在于诡,诡之道在于密。也因此有些话原本就不应当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商议。”袁义承将军这话没有留半分情面,明确的表明他没有兴趣在这大朝之际商议用兵的决策。
因为谁也不知道这其中有多少是敌方的谍子,尽管在此之前地匦局已经在临安城中抓出不少的谍子,基本上斩断青莲匪人在临安城中布下的情报网。但正如同大周朝依然还是在磐城之上留下高级的谍子,所以他们也不能确保青莲匪人和羯人就没有在临安城中留下高级谍子。
而用兵之道最重要的便是出人意料,正所谓兵者诡道。没有人会将自己的用兵之道公知如众,而只会是以最大的隐秘来施展。
“准!”坐在龙椅上的兴庆帝此时轻叩椅扶手,随即便起身离开。
那两旁的太监们意识到了什么,便走到高台的边缘,清了清嗓子,随即大声喊道:“退朝!”
文武百官都还没有意识到,于是大多数的人愣在原地,没想明白今日的这个早朝怎么就开着开着突然散了场。他们有些人都还没能够摸清具体的情况,便随着人潮又迷迷瞪瞪的出了皇宫。
唯有几名得到许可的官员才会留下来,进入到大殿旁边的偏殿之中等待。而这些人中并没有乐岱,更没有嗤笑乐岱的人。依然还是兴庆帝所信任的那些臣工,自然也包括何乐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