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此刻靖南侯已经调整了思路,所以不再像之前那么去寻找突破口,而是换了一种方式。他开始注意这些木柱的下端,仔细去分辨在这些立柱下端都有一个石质的柱础。
被用来作祈心殿支柱的立柱很粗,就算是一名成年男子也很难将其合抱住。而这些柱础就更大,呈石鼓状趴在地面上,用来承受整个祈心殿的重量,再经由它们将力量分担到地面之下。
柱础的发明也可算建筑史上的开创性的技艺,避免了房屋因为时间长而导致的沉降。当然房屋时间年代久远的话,整体基座也依然还是会发生细微的沉降,这时这些木柱与柱础之间就会存在一些细微的间隙,甚至还有可能出现悬空的状态。
也是因此,往往那些工匠们每隔十年到二十年都会对大型的宫殿楼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将那些隐藏的问题给修补好。
此刻靖南侯循着这六根立柱一根根的看过去,第一遍的时候其实他依然还是一无所获,尽管他也注意到了有些立柱会有明显的沉降,而有些立柱与柱础之间有细微的缝隙,甚至大到可以塞入一张薄薄的纸片。但这都不足以说明此根立柱就是那密室的机关所在。因为类似的情况在多数宫殿内都存在,只要不影响房屋的结构,就算是工匠也会觉得很正常。
可当靖南侯第二次查看之时,便察觉到了一处异常。而这个异常之处并没有在立柱的下端,而是在立柱的上端,就在立柱与屋顶接触之处。其中一根立柱的顶端结构与其他六根略有不同。
刚开始如果你不是特意的去寻找,很容易将这处不同当作建筑结构的必然需要。但是因为靖南侯已经知道在这六根立柱当中有一根存在问题,因此只要有一处异常就会立刻被他放大了来仔细察看,从而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
此时靖南侯跳到屋顶之上,仔细看着这一处不同之处。等他在屋顶仔细的观察时就会发觉,这种结构看着是如此的眼熟。再多一想就会明白,这种特殊的结构其实后来被运用于一些投石机上。
那种投石机还曾经被何乐用于抛投石质火晶弹,也曾经起到过很好的效果。而此时横梁上的这个结构,极有可能是投石机类似结构的最初原型。就是他眼前的这个机关,很有可能投石机最初用到的那个小机关,就是作为这一处密室的开启机关之一被发明出来。只不过在很长时间之后,又由某位工匠将其用于攻城武器上。
这种结构的一个主要用途是能够借助支撑点,来使得木柱可以灵活的摆动。用在投石机上,是让投石机上面的转轴可以自由转动、收紧,而且必要时也能卡住,使得转动轴不会随意转动。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却很实用,而且在没被造出来前一般人根本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