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的城主,也不是他的父亲,甚至,与他家没一点关系。
当时,这里属于兵家必争之地,每天战斗不断。
但是,那个时候,这里有十多个参将,整个城的士兵就高达七八十万人。
后来,在一次大型战争中,由于皇都被围,城里派出了整整五十万人前去救援。
可是,就在这些人走后没几天,敌国大军压近,城里只剩下了二三十万人,而且,还有不少是受伤的。
可当时,敌国来了整整的五十万人,而且,还有后续部队源源不断的补充。
如果那些士兵没有回去驰援皇都,或许是守得住的。
可惜,没有如果。
那场战斗极其惨烈,打了整整一个月。
到最后,城门失守,他们剩下的守城士兵就在城里的巷道与他们展开对攻。
这一打,又是半个月,城里九成的地方都被敌军占领。
而守城的士兵,此刻不过剩了一两万人。
其他的,无一例外,皆是战死。
在一个黄昏,敌军发动了总进攻,势必要拿下城里的最后一个地点。
这一天,剩下的两个参将,带着所剩无几的战死,进行最后的顽抗。
其实,按照当时的状况,他们是可以逃走的。
因为,敌军就是怕他们进行负隅顽抗,耽搁时间,进行巷战,这才故意没有进行完全包围。
而是留了一个方向的出口。
他们若是沿着那个方向逃离,敌军起码不至于兴师动众的去追,毕竟,守好这座城才是重中之重。
根本不会再分出力量去追逃兵,一旦这里刚夺下,再失守的话,那就是大罪了。
可是,他们没有人一个人逃,他们知道,援救可能来不了,至少,在他们死之前,是来不了了。
作为仅剩的两个参将之一的李隆则首当其冲,对他们发动攻击。
一两万人,冲向几十万人,那是个什么概念?
无异于螳臂当车,自不量力罢了。
那天,听说,整个巷子都是血流成河,没有一丝其它颜色,只有红色。
到最后,只剩下十多人罢了,被敌军围的死死的。
受了重伤的李隆为便是其中之一。
但是,他们的身后便是城门,他们紧靠城门,没有一个人愿意逃走,就那样倚靠着,露出一副满意的表情。
仿佛只要还有一个城门没有被敌军占领,那么,这座城就不算失守。
就在他们十多人抱着带走一个不亏,带走一双还赚一个的必死的念头之时。
援救到了,打的敌军节节败退。
但是,李隆为的修为,却是从元皇境跌倒了元王境,再也没有往上的可能了。
后来,李隆为脱离军队,没有去申请军队的保障,而是靠自己的打拼,打拼出了一个现在的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