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耸听!”太师依旧面色阴沉,很是不屑地瞪了秦天一眼。
但他浑身的杀气,和眼底的寒光,已经逐渐敛去。
显然他也很清楚,秦天说的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他刚才表现的那么霸道,一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架势,其实是为了震慑满朝文武和姜国王室。
唯有这样,才能雷厉风行地执行命令,将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迅速平息更换傀儡国主带来的震**。
说到底,他不会真的杀光姜氏血脉。
秦天又接着说道:“太师德高望重,高瞻远瞩,深得皇帝器重,自然明白我所言不虚。
事实上,我也相信太师不会真的赶尽杀绝。
毕竟,杀光姜氏血脉和满朝文武,并非你的本意,也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那只会激化矛盾,令姜国陷入混乱,无法收场。
你总不能从归元帝国调来大军,强行镇压姜国,平息动乱吧?”
太师面无表情地冷哼一声:“帝国拥有百万雄师,随便一支大军,便可镇压这弹丸小国。”
秦天点点头道:“没错,归元帝国确实有此实力。
但你我心知肚明,仁德皇帝最想要的不是发动战争,攻占和镇压姜国。
也不是借大战彰显国力,炫耀帝国大军的勇武。
他最想要的,是南灵州的安宁与稳定。
是十四王国遵命行事,全力以赴地执行任务,在限期之内建成九脉归一大阵!
你也说了,这件事才是重中之重,也是功在千秋的伟业。
若你让姜国大乱,令各国防范,势必会破坏这项计划。
到时候,你也成了罪人,岂不是晚节不保,被皇帝陛下定罪,惹来杀身之祸?”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明白了,原来秦天说要救太师性命,并非危言耸听。
太师冷笑道:“既然你也明白,修建大阵是重中之重,那姜毅生阳奉阴违、拖延工程进度,岂不该死?”
秦天摊了摊手,无奈地叹息一声:“太师此言差矣!
姜国的国主一向忠厚仁义,他既然奉皇帝之命修建大阵,便会认真执行,全力督促。
所谓的阳奉阴违,故意拖延工程进度,那都是误会。
毕竟,古语有云,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纵然国主想办好这件事,奈何姜国的国力羸弱、人丁稀少,又缺乏可用之才。
修建那座大阵,不仅要耗空国库,还要耗费姜国三十年的税赋。
甚至,还得动用百万民夫,数万工匠和众多阵法师。
太师之前说,你仔细调查过姜国的情况。
既然如此,那太师应该很清楚,以姜国目前的情况,根本达不到要求。
国主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又有何罪?”
待秦天说完这番话,满朝文武都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老国主和王室宗亲,一些元老重臣们,更是满脸激动地开口附和。
“秦公子所言,实在太有道理了!”
“多谢秦公子秉公直言,事实也的确如此啊!”
“并非我们姜国推诿、怠惰,实在是力不能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