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洞府,苍东陵没有急着修炼,取出傅传生送的《道义精解》,开始参悟。
尚飞宫不愧为一代人杰,对势与意的理解,为他打开了一扇堂亮的大门。
虽然,苍东陵对势与意境的理解,已算是比较深入了,但与尚飞宫比起来,那差得太远了。
势之境圆满之后,他可说是一无所知,原来称为‘域’。
……
尚飞宫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域划分为十级,匪夷所思;当然,这也只能代表他一家之言。
域方面的修炼精解,苍东陵看得云里雾里,以他目前境界,差太远了,勉强参悟是没有效果的。
域之后的境界,估计尚飞宫也没有达到,所以,只有粗略指明了方向。
苍东陵发现了一个大问题,自己领悟的势,与论述中有很大差别。功法、武技乃修炼之根本,领悟出来的大多是属性方面的势。
如火属性功法、武技,领悟出火之势;土属性功法、武技,领悟出土之势等。
苍东陵领悟的势,根本不带有属性,倒与巨人‘破山拳’的势相同。
“见识还是不足,原来,势与意都有属性之说。”
他可没有根据功法来领悟‘势’,而是与妖兽对战中得到感悟;后来,受罚厉风崖,终初窥门径。
这方面的特殊性,尚飞宫没有介绍,只能自行摸索。
“师之于天地,师之于自然,未必就有错了。”
苍东陵不由想到了王长老,讲述‘符道’时的论述。但凡功法、武技,何尝不是‘师之于天地’?
……
意境方面,尚飞宫深入浅出,指出了一条明确的修炼之道,意境圆满则成奥义。
原来,地级以上的武技,本身就是奥义武学;难怪很多武技,没有达到一定的境界,根本无法修炼。
不仅仅与体质、真元相关,修炼之道,真如‘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修士除非有一整套完善的传承,由低到高,循续淅进;否则,修炼将难如登天。
那些没有完善传承的散修,如同瞎子提着灯笼,苍东陵再次为自己加入葬剑宗感到庆幸。
奥义与意境,意境方面细分十成,奥义同样也是十成大圆满。
奥义之后便是法则,天地法则、言出法随。
法则可不是那么容易领悟的,恐怕很难用语言描述,法则上的领悟,只有简单一句话。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苍东陵抚摸着《道义精解》,心里甚是满意。
功法与武技,自己容易得到,但尚飞宫的这本《道义精解》,才是他目前最想要的。
没有名师指导,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本《道义精解》,无疑能够解决很多修炼上的麻烦。
……
将《道义精解》认真看了一遍,苍东陵开始参悟。
有了安神珠的辅助,让他心若冰清,很多原先不明之处,豁然贯通。
外界五日,修炼室里就是半个月。
原先,意境小成之后,苍东陵不知从何琢磨,现在终于有了点进步,不再原地踏步。
“瓶颈松了……”
风之意境,半个月的参悟,终于有所松动。
这一天,内门大比开始了,葬剑宗数千先天境弟子,齐聚广场。
内门大比,据说每年都略有不同,不过,首先要进行的是普通内门弟子的大比。
其后,才是核心弟子大比,最后挑选出二十名最优秀的弟子,参加五宗会武。
临行之前,冷月桐召见。
“上秀峰积弱多年,你替本峰主好好教训他们。”
--
作者有话说:
开新卷,今日开新卷.......其实,每一卷都有精彩的部份,道友,你不会枯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