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夜坐在书房里面,查阅着各地呈上来的奏折。
得利于自己弟弟的功劳,仇士良的一干簇拥,全都被查出马脚。
他们不仅贪墨钱财,甚至还草菅人命。
在大宁的律法里面,就算是死一万次都不能弥补过错。
可是景夜并没有这样对待他们,而是进行抄家,把这群人的老底都掀了出来。
无数钱财珍宝被充入国库,随后又发往各地进行赈灾。
灾情严重的地方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支援,稍微轻一点的位置,也有大量救援物资。
国内形势一片大好。
景夜已经开始策划,等景瑜回来之后,自己应该拿出什么东西,来赏赐自己的弟弟。
“陛下,六扇门来报,城东区域的夏峰、夏三元父子俩尽职尽责,守护人民有方。特此准请提升其为名捕,不知是否妥当。”
李福恭敬的站在景夜面前,诉说起今日需要批准的各项事宜。
“他们之前是不是一直都守护着梨园?”
景夜顿时来了兴趣,扭头询问起李福。
他知道梨园是景瑜的产业,如果这两个捕快真的如此尽心尽力,那么给他们名捕的身份也不是不可以。
“陛下英明,他们之前确实是在梨园当值。”
李福不着痕迹的夸奖一番,心中同样知道,这两个人是在为景瑜办事。
“那就直接任命吧,毕竟这么长时间,六扇门只有一个名捕,怎么也说不过去。”
景夜当即点头表示同意,接着询问起还有没有其他事情。
“陛下,金紫光禄大夫将在府邸举办孙女的岁宴,特地邀请您去参加。”
李富再次说出一个事情,虽然觉得这种事情,没必要惊动宁帝,但还是进行了上报。
毕竟,兰画竹跟景瑜也是认识的。
“帮我回绝掉,这种事情以后没必要报上来。”景夜想都没想,便拒绝了宴会的邀请。
他身为一国之主,每天政务繁忙,哪有时间去理会这种琐事。
“恩……不对,兰画竹是不是跟景瑜认识,并且他的孙女曾经也跟景瑜接触过?”
景夜还没等李福安排下去,就再次询问起来。
依稀记得自己的弟弟,跟兰画竹在泰山的时候有所接触,并且在那之前还见过这个老头的孙女。
如果按照这个原因来看,还真要去一趟。
毕竟景瑜目前不在卧龙城,自己作为哥哥,可不能落了面子。
“陛下,确实如此,并且奴才还得知,兰老的孙女,跟平安王还挺亲热的。”
李富轻轻拱手,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他曾经调查过景瑜的人际关系,对于这些事情十分清楚。
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要讨好这位如日中天的王爷。
“那就跟兰画竹说,朕会过去的。”景夜点了点头,随即让李富继续禀报。
“禀报陛下,秋闱正在如期进行,白秋天还有宋清风,想要把今年的试题的题目,选定成‘平安’。”
“任云已经完成占成国事宜,目前正在返回大宁的途中。”
“占成国表示,往后百年将一直俯首称臣,只要大宁需要,他们便会倾其所有。”
景夜听到这里,已经表现出不耐烦,为何说了这么多,还没有景瑜的消息。
难不成,自己的弟弟,发生了什么不测?
景夜想到这里,直接挥手阻止李富的报告,直言不讳道:“行了行了,这些小事不必再说,有平安王的消息吗?”
李福当即反应过来自己犯了错,赶忙跪在地上不断磕头,慌忙说道:“奴才该死,奴才该死,目前还没有平安王的消息。”
“你这个王八蛋,真是要气死朕了!”
景夜听完,当即拿起桌面上的奏折扔向李福。
自己最关心的事情,这人还不知道尽可能收集情报,难道是想要造反不成?
虽然心中这样想,可也明白李福并不是这样的人,如果有消息的话,定会第一时间呈报上来。
故此,景夜只能颓然的坐在椅子上,愈发想念起自己的弟弟。
……
“景瑜回来了吗,怎么这么长时间,一点消息都没有。”
顶着青皮的萧佛,拉着张某的手踏入化人场。
随后望着坐在大厅里面,悠闲磕着瓜子的钟卫三人,语气中不由急切起来:“首尊跟景瑜不在,你们就这个样子,真是成何体统!”
“安啦,安啦,有首尊在,景瑜不可能有危险的,你就别担心他不会出份子钱了。”
周宁一脸无所谓,口中不断吐出瓜子皮,像是老太爷般靠在椅子上享受着休闲时光。
钟卫则摩擦着络腮胡,扭头看向旁边的白小天,道:“首尊临走的时候,你不是在值班吗,有没有听他说过,什么时候回来。”
钟卫觉得如果能够打探到首尊的回归日期,那么景瑜肯定会一同返回,到那时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没有啊,当时首尊啥话都没说,‘嗖’的一声就跑了。”
白小天耸了耸肩膀,连手中的瓜子都不吃了,心中难免开始担心,景瑜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回来。
然而他们都没有发现,身穿黑袍的张道悉,已经返回了卧龙城。
此刻正在不远处的地方,观察着化人场的一切动静。
……
陈哲坐在医馆里面,不断摆弄着自己的令牌。
他想要通过这个东西,联系上景瑜,可惜无论如何都打不进去。
仿佛,有人一直在占据通话般。
绿林三旗跟丐帮的人,眼巴巴的望着陈哲,全都想要通过他,获取到旗主以及帮主的消息。
“这小子到底在忙什么,这么长时间都联系不上,莫非……”
陈哲望着面前的人们,不免尴尬的笑了一声,心中逐渐升起担忧。
……
而让所有人都担心的景瑜,此刻正坐在黄泉号里面,盘着腿不断看着生平录。
当日。
仇士良落入巨鲲之口,紧接着就被黄泉号所携带的人间大炮,轰成了碎渣。
死的不能再死。
而因为本身作恶多端,故事被纳入生平录之中。
仇士良家境贫寒,六岁的时候,父亲想将他送进宫内,以此来缓解生活压力。
当时的仇士良,已经非常懂事,知道身为男儿进宫,需要做出什么样的牺牲。
可他并没有拒绝,而是想着通过自己,来缓解家庭负担。
在那个时候,很多人都会这样做。
然而,仇士良的父亲,甚至连进宫所需要的钱财都拿不出来。
无奈之下,只能亲自动手,帮助仇士良进宫,以便省下宫内太监所需要的‘手续费’。
仇士良的母亲并不知道这件事,当时她正在富贵人家,为仆人婢女缝补衣物。
并且从他们口中得知,因皇宫人员充裕,皇上已经下令,暂不招收太监的通文。
对于她这种妇道人家而言,这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所以在回家之后,便讲给了丈夫还有儿子听。
谁知。
听闻这个消息的两人,竟然抱头痛哭起来。
妇人哪知他们为何这样,只能手足无措的安慰起来,临了才知道,自家丈夫为了生存,竟然手动帮儿子进宫,现在都已经‘完事儿’了!
事已至此,再说什么,都是无益。
年幼的仇士良,只能背井离乡,踏上前往卧龙城的路程,试图通过自己的‘身体条件’,在皇上撤销通文之后再进宫。
而这件事情,也在他的心底埋下了种子。
来到卧龙城的仇士良,因为孤身一人,加之年小体弱的缘故,经常受到欺负。
在一次被殴打的过程中,正巧有一辆马车从旁边经过。
实在受不了的仇士良,再也顾不上什么,直接冲向马车,想要以此获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