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格达为中心,向南境辐射,继而向西向北。
越远离中心之地,则民生愈发凋敝。
根本无法与巴格达城内之生活水平,相提并论。
老农一家虽然清贫,但每月缴纳税金之后,尚且可以温饱,并小有粮食储蓄。
兼之其家庭人员众多,小孩虽不能干活儿,却符合减免税金的条件。
等到雨季结束,官方便会组织退税,以粮食、肉类和蔬菜回馈。
对这个普通家庭而言,变相来说,这已经是一笔极其庞大的储蓄。
这等生活,在其他地区的底层民众看来,简直优越无比。
是以各地平民奴隶,甚至于山林中的野人部落,听闻摄政泰格大人治理下的德政之后,都心向往之。
一则为了躲避鼠疫,二则为了更好的生活。
无数人携家带口,朝巴格达城蜂拥而来。
如此一来,便达成了泰格强本弱枝的目的。
至于那些因民众迁徙而空出的地区,自有巴格达派遣人员,深度开发。
对于这些涌入南境的民众,奥德丽指挥官员,安顿得当,都已令其扎根。
慢慢消化,只需一年时间,他们便会如同老农一家,彻底成为巴格达政权的忠实拥趸。
譬如当初泰格北上截杀瑟兰,随手救下的一个家庭。
孤儿寡母,在乱世之中,本没有多少生存希望。
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巴格达后,却也艰难存活下来。
那妇人已经在事务官的协调指导下,再嫁于人,其子女都得到存活。
巴格达城外又有无数良田开垦,待人种植。
妇人一家也如当初巴格达第一批民众一样,从官方借贷资金,开始恢复安定的生活。
这些底层人,无不称颂泰格的优厚政策。
尤其是借贷资金,允许其购买田土。
有田种,就饿不死。
若是年年丰收,则十年可还清借贷,长也不过二十年。
这些底层人惊喜地发现,自己家中每多一口人,便可多一份买田的份额。
到时候,借贷买田,种田还贷,每多一块田,便多一份收益。
正向收益刺激民众愈发热衷生孩子。
巴格达,乃至整个红杉公国的人口暴涨,或许已经近在眼前。
当奥德丽出城,巡视农田耕作情况时。
周遭的农奴和农夫,纷纷跪倒在地,真心诚意地向领主夫人行礼。
口中不断地念诵着藤神教会的祷告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期望伟大的藤神保佑领主大人一家。
这让奥德丽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能够在壮大自身的同时,带领底层人一起提高生活水。
这等统治手腕,恐怕整个西部大洲都找不出几个人。
不过,奥德丽十分清醒,农业繁荣和发展,真正的关键不是自己的统治。
而是自己丈夫泰格所做的水利规划、基础建设,以及更为重要的作物选取和育种。
今日巡视城外农田,奥德丽并未乘骑变色兽龙,而是乘坐一架华丽的大车。
车前,是三头壮硕的凶齿兽提供动力。
凶齿兽军团,已经培育得出具规模,并且上过几次战场,威力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