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不是呢,当时我也是上头了,竟然帮着他们说了两句话,现在想来知府大人还不是为了我们好。”
“对啊,白莲圣僧能来救治我们,听说就是看在景知府的面子上,圣僧一听说鸡陵府出事了就日夜兼程的赶着来救我们了。”
“哎呀,白莲圣僧真是救苦救难的活神仙啊,等过些天一听要去寺庙求一个长生牌位放在家里供着。”
“如今瘟疫也过去了,总算又能安安心心过日子了。”
……
随着瘟疫的影响渐渐消失,府城中似乎又平静了下来。
原本府衙严苛的条令也渐渐放松了开来,百姓们又可以慢慢回到街上恢复自己的营生。
可预想中的太平日子没有到来,反倒过得比先前几日还要艰难了。
粮食价格飞涨,最为基础的米面就翻了四五倍的价格。
本就因为瘟疫的缘故,大家都休息了好几日,用的全都是积蓄的钱粮。
一些困难一些的家庭都是靠着府衙接济的稀粥才挺过了那几天。
人本来就生着病,还吃不好,这病自然就没有康复的可能。
若不是真秀及时赶到,恐怕要出鸡陵府要出一桩大惨事。
可如今瘟疫好的差不多了,日子竟然同样过不下去了。
不仅是米面粮油这些基本物资价格飞涨,许多人更是没法开工。
“东家都病着呢,还怎么做生意,都回家等消息吧!”
许多帮工到了原本干活的地方,发现都是大门紧闭,给他们的尽是这些如出一辙的回复。
城里的百姓和外边的村民不同,虽然也有种地的人,但大多都是富商豪绅的佃户,是给别人打工的。
毕竟城池周边的好田地都是庄子的,庄子背后都是一个个大人物。
哪怕你有田地在府城周边,总有你遇上事情的时候,不管是天灾人祸,到时候免不了要把田贱卖给大庄主。
这在大炎是常识。
试想的早早就把田卖了出去,还能卖个好价钱。
否则,轮到你求着卖田的时候,可就得含泪大甩卖了。
而且人们也发现,只要你的田卖得早,那些倒霉事也就轮不上你。
民间也就有了“卖田去霉”的说法。
并且这话说得有板有眼,成了一种底层百姓间的惯例,谁家有什么糟心事,卖上那么一两亩田,准定能转运。
虽多是迷信,但也总有有效的时候。
一百次里,撞上那么一两次,也足够大家去相信的了。
瘟疫过去了,结果百姓们饭吃不起,活没得干,眼看着就是活不下去了。
看似熬过了一场大病,却迎来一场更猛的急病。
城中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没了希望的百姓们在城中胡乱的游**着,试图找到一些能养活家人的活计。
但全都没有,全都没有了。
就像是一夜之间,这座繁华的府城再也不需要他们了一样。
真秀站在城门楼上,俯瞰着城中发生的一切,不由得轻轻叹了一口气。
“自找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