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后来随着时间流逝,真龙一族再次活跃于星海。
为了避免惹怒真龙一族,很多修士也就改称“伏龙战秘”为“真龙战秘”。
“我没听说过伏龙大帝还有帝子啊!
仅存的古史中,只提到伏龙大帝留下的修道势力,是他弟子建立,而后也在随后佛道之争中灭亡了。”
“你不知道,你没听说。不代表没有啊!大帝要生帝子,还会跟你说一声不是!”
“你的话……老朽竟然觉得……有道理!”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伏原氏的身上,充满了敬重感。
这不是对于伏原氏的敬重,而是对于他父亲的敬重感。
此刻寰宇,屠天教传人,大洹星域的少年妖帝都没有再站在高于伏原氏的寰宇中。
他们敢争帝,自信自己与伏龙大帝一个时代也不会弱于谁。
但对于大帝的敬意,早已经深入人心。
凌驾于伏原氏的寰宇之上,岂不是说他们自视与伏龙大帝站在了同一个高度?
不管如何,帝威不可犯,哪怕大帝已逝。
青骄以帝为目标,辱帝不仅仅只是辱帝,也是在辱我之信念。
“顾玄风,还不速速下来,你安敢与帝同高!”
乃至于,有老一辈的修士呵斥顾玄风。
偌大苍穹之上,唯有顾玄风凌驾在伏原氏所在的寰宇之上。
顾玄风不语,于寰宇中下移,不再俯视伏原氏,站在了与伏原氏同一个高度。
他不是被呵斥,这才做出这等的举动。
他只是对那镇压一个时代的最强者保持最基本的敬意。
而他也没有去质疑伏原氏的话语。
万般人性皆为道,像这等青骄峰峦,不屑于说谎。
而且谎称帝子,也不怕冥冥中自有因果?
因果之说,顾玄风已经信了。
“继吾道药,承吾因果。”
在顾玄风得到鸡黄之时,乾坤圣皇留下过这么一段话语。
仔细想来,被那浮屠准帝形成的诡祸追杀,又何尝不可能是冥冥之中的因果呢?
需知,浮屠准帝形成的诡祸,本就不是针对他,而是针对乾坤圣皇。
但敬归敬,却并不妨碍顾玄风以睥睨的姿态面对伏原氏。
帝子是子,而不是帝。
“打我孩儿入时间禁岛,你可曾出手。”
顾玄风持枪看向伏原氏,他从人群中听到有关伏原氏的过往。
伏原氏不语,只是静静的看着。
“师尊,他与小霜哥交手的时间,在小霜哥被逼入时间禁岛之前。”
苏小白说道,凝重的看向伏原氏。
顾玄风颔首,看向伏原氏:“我父子修真龙战秘,与你本是因果,你若要收回真龙战秘,来便是。”
真龙战秘已修,他不可能自裁,也不会自裁。
伏原氏是帝子不错,但其因果在顾玄风心中,便是不杀他之因果!
……
……
【有些话说,作者的话里放不下,有一章的字数,不想看废话的可以直接跳过。
唯一一次长篇话语,之后不会再有这么长的话,免得影响读者阅读体验】
第一,578和579是同时发布的,但直接跳到579。
第二,有读者反应战力早崩毁了,我一开始就已经在书的前期穿插说了,这是大世初期叠加的原因,显得天骄与旧时代的修士格格不入,可能有些读者喜欢跳着看书,跳段看,忽视了这一点。我578章就花费了数百字,特地的讲了一讲,再度完善了一下。
这本书,很多角色一开始就贯穿了几百章,很少有写完就丢了的现象,哪怕是一个配角也在反复提及,隔一段时间就提及,反复加深读者的印象。
就像鬼谷大帝,我开文就拿他调侃,到几百章后,不还是拿着他调侃嘛。
这本书的世界观环境,就不是随着主角越来越强,强者才越来越多,而是主角越强大,见到的强者才越来越多,况且你不能只准许主角变强,其他人耗费时间还原地踏步吧,那对所有配角都不公平,配角也是我写的,虽是为了推进书的色彩,但也是耗费了笔力的,丢掉就是对配角不负责,书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整体,每个前文留下的细节,后文都可以写,我整个世界观的架构已经构成了。
书中,从头到尾出现的人很可能贯穿一生,绝非是我低谷时有对你描述,但我强大后,你就不配出现了。我书中多次提及,那些青骄有着自己的故事,只是在无人处发生。
如果他们不变强,那他们就只有青骄的称谓,没有青骄该有的表现,还配被论为青骄嘛。
在主角存在之前,强的人就已经数不清了,比如准帝,大世初期来临时就存在了,只是死了,而且我不确定后期战力怎么延伸,所以不敢描写那些准帝陨落的画面,只是说那段时期太乱,所有人都蛰伏了。而到后文很长一段时间,在旧时代准帝都已经死绝的前提下,新时代的准帝都没有出现。但准帝虽然死了,可准帝之下的人还没有死啊!
那时主角修为多高?才封王境,还是更低来着,记不清了,虽然主角接触不到这样的人,不代表这样的人不存在啊!
所以跳章与跳段,可能会错过很多有关这书世界观的认知,至少在我看来,战力一直没有崩毁,只是在不断的拉高,形容的话语也是越来越拉高,只是我形容起步阶段就显得是一般玄幻文中高端战力一样,神藏境就感觉跟个逼格拉满了似的,但仔细对比,也就摧毁了大一点山峰,还没万丈的那种,另外感觉前期主角战力崩了,是因为帝兵的存在,那玩意我开文就说了,是顶端道兵,就是个挂啊,有个挂,加系统,再加各个修为极境,这是三个挂的加持,寻常一个挂都足够弥补很多修为差距了,所以我越级,我越修为,不是很合理嘛?
若说战力崩,崩的只是主角一个人,而不是大环境。
就像我描写无量天尊时的那样,早上才生,晚上就一朝成了天尊,你就说战力崩不崩吧。
还有阿弥陀佛,此前修行岁月不明,菩提树下一朝成佛,你说崩不崩吧。
主角这程度,比起这两位的描述,算低调了。
大世,就如同年迈的老羊与正值壮年的小羊一起角逐,但体力却是相差太大,到最后所有老羊只会凋零,随后羊群进入都是壮年小羊时期。
至于前期到中期风格转变,那是从我打算放弃这本书但在老读者劝说下回来后才转变的,那段时间我更都不更新,干脆按照自己以往的风格写,懒得考驾照了。
这书故事线的起点最完美的,其实是从顾玄风刚修行时开始写,而不是他已经修行了三十年,然后再开始写。
当然,这坏处有,好处也有。
坏处是,压根就没有凡人阶段武力的描述,显得空白,因为主角本来就是混沌圣体,生出来就能跑了,还是早产。
而他的三十年比得上普通修士三百年,这导致凡人到修士逐步强大的时间的描述空白。这是不足之处。
你看我开文描写,直接就是撼山境,可撼山境之前,还有炼体,炼气,虹桥几个修为啊!
所以说,给读者战力崩毁的感觉,也不是全是跳章跳段的可能,而是开文时思考不周,没有给读者一个递进感,导致后面也没有递进感的叠加。
<!--PAGE 5-->
别忽视了递进感,就是没有递进感,加上这书的世界观,才会有战力崩了感觉。
有错误,我不会甩,这本来就是有欠考虑。
加上前半段书两千章节,不够描写。
两千章节与三千以上章节的区别,很明显就是描述区别。
我两千章节时,都没什么描述的。只有故事线,但三千字章节故事线也只有那么多,却多了千余字的描述,通常这千余字可以视作水,但这水却又是拉高书整体水平的办法。
当然,好处就是,那三十年发生了什么事,随我去填,如神女村,也是瞎填进去的,纯属卡文,水字数用的,但这水的字数,后期又可以组成一个大剧情,也会让读者觉得神女村的加入不显得突兀。
第三,我没想到我瞎评论,还有读者好奇我家事。
我的确是家中老七,我还有一个哥哥,家中老六。
前五个,三个姐姐两个哥哥都夭折了,我爸妈年纪大,是能做爷爷奶奶的年纪,那时候家庭条件艰苦,包括我小时候,记忆中有时都吃不饱饭。
我妈说我小时候也快夭折了,我了解的话,是饿的惊厥了,昏死了过去,四肢僵硬,大概是四岁时,但被我妈娘家路过的邻居救了过来,所以我每年也会去那阿姨家里拜年。
至于我哥,那更惨,我出生那天,我哥七岁,医生说救不活了,但挺了过来。
我妈说我最大的姐姐四岁了,但还是夭折了,我妈每每想起这件事情都会很难过,每次讲我妈每次都会哭。好了,止步,这是家事,不方便说,我妈的经历够写一本中篇故事短文了,都想过带着胎儿中的我投河。我现在都记得小时候没菜吃,就吃个生油拌饭,后来经过爸妈的努力,家庭条件也算是农村的普通家庭了。
第四,佛门,我妈信佛,我妈有以上经历,大家应该也懂,我哥的继母还是观音菩萨来着,除此之外,我妈甚至信耶稣,家中都有圣经,这是心灵的寄托。所以我这书没有传统书中的佛黑现象,而是辩证的去看,我每年都会去拜佛的。
第五,有读者问我以前写的书,想看,那不用去看了,我也不能说,是我高中开始到大学断断续续写的,练笔用的,不好看,零零散散的三本,字数最多也就120w,垃圾而已。
第六,有读者说我书中有他们看过书的话语,我之前大量扫文下,有些片段不记得出自哪里,就是写的时候会突然从脑海蹦出来,于是加工变化,成了自己的,这是小说的普遍现象。但九成九点九九的话,都是自个写的。
第七,被粪淹死是存在的,我七岁那年差点就被粪淹死了,一米五六左右的坑,我硬硬生生扒住砖坑的边缘,挺了半个小时左右,终于挺到有人发现了我,所以我活下来了,我清晰的记得那年的事。总结来说,我两次差点就人生游戏结束了。
<!--PAGE 6-->
第八,就要说到我对小说的兴趣了,这起源我的初中老师,也是我那老师硬生生把我带上了学习的道路,不然我一直都是吊车尾(我是留守,没人管),如果没有他,我连当地重高都考不上,当然,也离不开当时我换班,结交了一群都是喜欢读书的同学的缘故,其中一个还是我哥朋友的弟弟,我们那伙同学,后来都考上了重高,有一个一直是重高年级第一,保送硕博连读中,作科研,就我最惨。
第九,我的初三班主任,他是一位研究道学与佛学,德高望重且年轻的老师,时长会在课堂夹在一些做人做事的理念,讲到过老子的天人合一,孔孟思想,佛门的变迁历史,宋明理学的变迁,老师家里有辞海,山海,素问,易经,金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人的好书,我时长去瞄两下。我这段时间还一直和我初中班主任交流来着,交流一些关于道与佛的认知,方便我写小说。初三那一年我刚好在看荒古流派的小说。从此以后,我就产生了写小说的想法,初中写了第一本笔写的小说,写的啥呢,咳咳,懂的懂都懂,不懂别问,初中阶段嘛,刚好处于那个懵懂的时期。
第九,我年轻着!不是食古不化,对比大多数读者来说,我跟你们年纪差不多,或者是大哥哥与弟弟的角色,我只是可能早熟了一点,所以导致我重心不在小说上,我怕这种不稳定的因素影响我的生活。
第十,废话多了,以后不说了,哈哈,这是后来添加的,已经读过579的怕是看不到了,其余话不方便说,不说了。
<!--PAG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