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之中。
当今天子赵祯正徘徊于一片园林之中。
与唐朝相比,大宋的皇宫要显得狭窄,但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布局美化之时,匠人们往往在细微处做功夫。这片园林并不大,可是曲径通幽,一步一景,看起来别有天地一般。
只是赵祯行于其间,却有些心神不宁。
在他身旁陪伴的曹皇后知道赵祯为何会心神不宁。
如今赵祯年纪渐老,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继承人——后宫妃子们所生的皇子,无一例外全部夭折,这让赵祯为自己身后之事而忧心忡忡。
“陛下,看这一朵花。”曹皇后默默跟在赵祯身边一段距离,然后惊讶地指着一朵花道:“前日在此还没有看到开花,今日却开得这般娇艳,莫非是知道陛下要来赏玩么?”
赵祯斜眼往那花望处,微微点头:“确实不错……”
他也只是在应付曹皇后罢了。
正在这时,一个内监小跑着过来,赵祯看了他一眼,眉头皱了起来:“何事如此惊慌?”
“圣人,大宗正求见。”
“大宗正求见?”赵祯眉头皱得更紧:“他有什么事情?”
赵祯心里对大宗正既是信任,又是忌惮,同时还有几分嫉妒。
信任是因为他与大宗正关系向来不错,皇族之中,这位算得上是比较忠正的。忌惮是因为大宗正曾经作为先帝的养子养在宫中,对于没有亲兄弟的赵祯来说,大宗正就如同他的亲兄长一般。嫉妒则是因为这位大宗正能生儿子,不仅数量多,而且还能够顺利成年。
“只是说有要事求见圣人,至于是什么事……奴婢不好多问。”那内监弯腰说道。
“既是这样……好吧,宣他入内。”
赵祯没有多想,大宗正来求见也不是第一回了,只不过对大宗正口中所说的要事,他心里多少有些好奇。
不一会儿,大宗正便被引了进来。
进来的只有他一个人,他的随从自然是被挡住了。只不过以他的身份,他的随从没有象别的高官显贵一样拦在皇宫之外,而只是被一队御前侍卫挡在院子之外。
“王兄今日来此,说是有要事……不知有何要事啊?”赵祯一边修剪着园林之中的花木,一边向大宗正问道。
大宗正沉声道:“这几日汴京城中颇不安宁,不知圣人是否知晓?”
赵祯喀咤剪断一根分枝:“王兄所说的不安宁,指的是汴京城中的瘟疫还是……福胜寺灵感塔的倒塌?”
身为皇帝,虽然居于皇宫之中,但凭借皇城司的情报网,赵祯对于汴京城中发生的大小事情还是很清楚的。
大宗正拱手道:“圣人可知,这瘟疫与二十一年前的瘟疫一般,并非天灾,实属人祸?”
赵祯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二十一年前席卷汴京城的瘟疫,至今让他心有余悸。
“怎么是人祸?”他问道。
“臣前日去开封府,翻阅了此前开封府的文籍,发现一个秘密,太祖皇帝开国之时,定都汴京,曾得一个叫‘捕星司’的异人帮派支持。这个异人帮派在皇宫之中设置封印,以天子龙气,压制此前五代战乱生出的诸多怨气。如今封印为人破坏,已经有所松动,怨气外泄,而至瘟疫。”
大宗正一番话说得赵祯吸了口寒气,他将剪刀交给了一个内侍,然后放下衣袖:“此事……开封府中怎么会藏有这等文籍,王兄又为何会想着去查看?”
大宗正看了看赵祯:“二十一年前瘟疫之事,臣一直记挂在心。近日听闻汴京城中又有瘟疫生起,臣想起当初在宫中之时,先帝身旁有一位内侍,曾经提起汴京城若有大疫,当去开封府库房中查看文籍。此事隔得太久,臣此前早就忘了,只是大前夜梦中突然又见此内侍说这番言语。因为事情怪异,空口无凭,臣不好说出来,直到去开封府查过之后,才敢禀报陛下。”
赵祯抿了一下嘴:“以天子龙气,压制怨气……”
在大宋建立之前,乃是五代十国之局,各国之间战乱频繁,死者甚众。若是死人真有怨气,那么百余年积累下来,绝对不会少。
“而且……以臣猜想,陛下子嗣艰难,恐怕也与此怨气外泄有关。”大宗正又道。
赵祯瞳孔猛然收缩了一下。
子嗣艰难一直是他最为困扰的事情,大宗正这句话可谓直指要害,让他不得不信了。
“那当如何,那当如何是好?”赵祯连声道,他左右踱了两步,看到大宗正一本正经的模样,心中一动:“王兄是不是有办法?”
“臣没有办法,不过臣看到记录之后,便按着开封府文籍中所载,找到了捕星司之人。皇宫之中的封印,是他们的先辈所留,或许他们能够有办法。”
“捕星司……既是如此,他们人在哪里?”赵祯道。
“臣将他们带来了,如今就在外边。”大宗正说到这,略微有些犹豫:“他们毕竟是江湖中人,不在庙堂之上,既不知朝廷礼数,也不懂上下尊卑,臣不知是否要将他们荐与陛下。”
“王兄既然与他们谈过此事,朕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便是有失礼之处,朕不计较就是。若是他们真能……真能将这个麻烦解决掉,朕必不吝厚赏!”赵祯催促道:“快宣他们过来,快宣他们来!”
“陛下!”旁边一直默不作声的曹皇后有些急了,轻轻拉了一把:“圣人至尊之躯,岂可轻易见一些江湖人物?”
“无妨无妨,朕身边有这么多侍卫。”赵祯一边说,一边轻轻拍了拍皇后的胳膊以示安抚。
皇后没有再说什么,大宗正则低下头,掩饰自己眼中的激动。
有内侍到远方去传口谕,不一会儿,夏弃恶、吴昊与郭小雀被带到了皇帝面前。
虽然赵祯说无妨,但天子安危,尽在侍卫之手,因此仍然有十余名侍卫护在赵祯身边,夏弃恶三人身边也有六名侍卫跟着,只要稍有异动,这些侍卫立刻会动手拿人。
“三位便是捕星司的……奇士?”赵祯看了看这三人模样,夏弃恶泰然自若,看上去很有大将之风,吴昊则满脸傲气,便是对着他这位皇帝,目光也毫不畏缩,而郭小雀则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紧紧跟在前二人身后,看上去倒是最为寻常,丝毫不引人注意。
“正是。”夏弃恶向着赵祯拱了拱手:“我们就是捕星司之人。”
“无礼!”旁边的一个内侍喝道。
赵祯却是一摆衣袖:“休要胡言乱语,各位奇士高姓大名?还有,这捕星司究竟是何时所立,听起来倒有些象是朝廷设立的衙署,但朕却从未听闻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