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城有一帮非常出名的戏班子。
他们白手起家,一家独大。
出名到什么程度呢?大概是在这个国家里面,到处都有人请他们去主持唱戏。
上京里面的一些大官也会请他们做私人表演。
有些大官甚至是出了千两白银请他们出来唱戏,他们都会去拒绝。
他们接单,几乎都是凭心情。
而且来去自如,不会受限于任何一个地方。
这个戏班子就是沧玄子所说的那个。
里面的最重要的主演就是一对兄妹。
但凡有他们两个在的地方,这场曲子就必火。
而且更巧的是,他们就是从义城开始起家。
当时义城出事的时候。
他们在外地演出。
正好逃过了一劫。
但是也非常地慷慨解囊,在自己的家乡困难的时候还资助了一笔不小的资金。
姜钰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既然他们都愿意资助自己的家乡,那这善事是肯定是会同意的。
而且听说他们正在回义城的路上。
真的是天助我也。
姜钰加紧让手下的人快马送风紧急信给他们,就是让他们考虑一下,做宣传的慈善。
没想到这信送出去之后就沉没于大海。
一点回音都没有。
“他们还要多久才能到义城?”姜钰问起那些可能会知道的人。
“他们中途还有一座城里面的演出,估计还要一周左右。”
姜钰不想等下去了,感觉这中间应该有什么差错,还是说他们并不想接这个单,要是等到他们一周回来再谈起这些事,估计又得耗费大量的时间。
疫情的事情即将收尾,大概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最爱就要回上京禀报朝廷了。
最爱都回去了,姜钰自然也要回去的。
于是她自己驾着马就出了城。
骑马越骑越得心称手。
很快就到了目的地,另一座城里面,姜钰正好赶上了那兄妹俩的演出。
沧玄子这个闷葫芦都如此重视的人,果然有他的道理。
台上的戏子步伐轻盈,仿佛走在祥云之上,一双含情脉脉的双眼,更是这场演出的点睛之笔,每一次回眸都能够牵动人的心弦,让人如痴如醉。
他们所讲述的故事也是更加贴切于百姓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既有现实的手法,也有浪漫的含义。
一个爱情的故事,没有结局的结局,更是给这戏剧多了一番趣味。
戏幕起,戏幕落,台上戏中人遥遥不知,台下望台人早已泪眼朦胧。
怪不得那么多人喜欢,姜钰这个完全听不懂的也被他们所感动。
有时候身份高也是一件好事,比如可以亲眼的见到两位主演。
“两位演的当真是不错,”姜钰夸赞道。
“多谢娘娘赏眼。”
“那关于前段日子,我给你们寄的信……”
“王妃娘娘写的信我们看到了,只是还没有来得及回复,”妹妹笑着给她倒水。
感觉他们两个很好说话呢。
特别是看到他们演出之后,更是带了一点偶像滤镜,演得不比现代电视剧里的那些小白脸差。
“那你们意下如何,这场演出肯定不会让你们白干的,我也会给到应有的报酬,”姜钰笑道。
世界上不愿意做白工的人多了去,姜钰可以理解,也可以再多出点市面上正常价位的银子,让他们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