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毫没有因为敌人拥有重炮而有任何的犹豫,德拉贡以数十辆坦克和八门七五山炮对小镇外围阵地进行火力压制,让部队直接从正面就打了上去。
迂回和僵持只会浪费时间,而这也正是敌人所期望的。
突击任务被德拉贡交由第二营,他们没有参加之前的登陆作战,所以人员编制完整,士兵的体能状态也保持的最好。
在大量浓烟的掩护下,二营一连的一百二十二官兵率先从林子里冲了出去。前面是六辆负责拉烟的坦克打头,步兵以足够松散的队形跟在后面。
弗兰克身为一连副连长,自然也没有甘居人后,带兵紧紧的跟在一辆坦克后面向前冲锋。周围不断的有炮弹落下,子弹四处横飞,士兵们只得用放声咆哮这种方式,来分散内心的恐惧。
好在弗兰克跑的够快,或者说单纯的运气好,全须全尾的冲过了开阔地。
打头的坦克一炮干翻了布置在路口正中央的机枪阵地,然后直接碾了过去,摆了一个容易跳弹的斜角堵在路口。
跟在后面的弗兰克则以一种近乎撞上去的姿态,贴到小镇外围一栋建筑物的墙根。一想到自己在枪林弹雨中狂奔了六百多米,他就感觉真特么刺激!
回头看了一眼身边的战友,跟他一起的步兵班一共冲过来八个,后面陆续还有更多的一连士兵从烟雾里钻出来。
在坦克配合下,冲上去的一连迅速打掉了小镇外围的几处阵地。二营余下的部队随即发动冲锋,全部压了上去。
奥菲镇作为一座百年老城,城区的建筑物因为缺乏合理规划,所以整体显得杂乱无章,到处都是迷宫一样的小巷子。
守军似乎也有意利用镇内复杂的格局同帝国军打巷战,因此德拉贡早在二营出发前,就提醒营长杰克,让他们不要对建筑物有任何顾虑。只要能减少伤亡,他不介意把整个小镇都推平。
于是冲进去的二营再一次发挥了独立团特有的“拆迁精神”,士兵们携带了巨量的炸药以及……大锤。
随着二营的顺利突入,双方步兵随即在城区展开巷战。
这时两架海燕飞临战区上空,飞行员很快就从高空发现敌军的火炮阵地,当即俯冲下去投弹,并用机枪扫射地面。
公国军完全没有对付这种高速飞行器的经验,因此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受到战斗机的压制,敌军的炮兵很快便哑了火,德拉贡当即抓住机会,将手头部队全部压了上去。各坦克连队很快就将小镇外围的敌军阵地悉数摧毁,各营步兵从多个方向攻入城镇。
守军边打边撤,仅仅支撑了不到两个小时,就让出了小镇东面约三分之一的城区。但独立团的攻势也被迫停了下来,因为整个奥菲镇,被一条横穿城区的河流一分为二,分为东西两部分城区。
河面上本来有三座桥,守军赶在帝国军的部队靠近前,将其中两座炸毁,只留下最中间的一座重点固防。
眼看着天色已经暗淡下来,太阳马上就要下山,德拉贡并没有急着让部队渡河或者是夺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