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为了印证德拉贡的猜测,对岸的敌军真的一晚上什么都没干。
为了搞清楚这些家伙究竟在对面搞些什么勾当,德拉贡呼叫了两架海燕,飞到对岸去侦查敌情,结果发现第五师正在大兴土木,一副要将小镇西侧完全要塞化的架势。
同时侦察机还发现,在奥菲镇西南约八公里外另有一支公国军的部队,他们正在一处高地上构筑阵地。一旦完成,将与奥菲镇的守军遥相呼应,对河上游的西岸开阔地形成夹击之势。
看来公国军自己很清楚,虽然他们在兵力上具有较大优势,但部队主要构成是步兵,因此面对机械化程度更高的帝国军队,打野战是占不到便宜的。
而奥菲镇地处战略要地,远征军要想向内陆进军,就绕不开这个地方。
于是察觉到敌军意图的德拉贡当机立断,决定尽快发动攻势,赶在对岸完成部署前,突破他们在奥菲镇的防线。
在德拉贡的命令下,工兵舟桥部队出动了。之前侦察兵对河道上下游十几公里内的河段进行了侦查,找到好几处适宜架设浮桥的河段。
德拉贡选了位于下游的一处,把手头大部分的坦克都调了过去,然后呼叫舰载机中队,让他们给飞机换上洗地用的小型集束炸弹和五十公斤航弹,配合独立团在奥菲镇牵制敌军注意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之前攻击浅水重炮舰未能将目标击沉,飞行中队目前对海燕配备的五十公斤航空炸弹非常不满,他们迫切希望得到更大、更猛的蛋蛋。
很快,从列克星敦号上起飞的航空队就飞临奥菲镇上空。德拉贡交给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敌人的炮兵阵地。
在航空队的压制下,公国军的炮兵彻底成了铁板上煎的嗞嗞作响的咸鱼,德拉贡当即抓住机会,下达了进攻的指令。
“炮兵,给我狠狠的打!”
四门重炮、八门山炮,加上三十几门前沿布置的迫击炮,对着西岸桥头附近就是一顿狂轰乱炸。
误以为帝国军要正面强攻,对岸的公国军当即引爆了桥上的炸药,炸断了河面上最后一座大型桥梁。
但就和之前工兵向德拉贡报告的情况一样,他们眼前的这座大桥因为采用了坚固敦实的重力型桥墩,所以对面的工兵想要破坏桥梁就只能对桥面下手,直接从中间炸断了七八米宽的一段桥面。
因此桥面刚一断,独立团这边立马开上去一辆架桥坦克。这玩意儿本质上就是一辆拆掉了炮塔的坦克,顶了一截十儿米长的钢架桥板在头上。
由于没有沉重了的炮塔,所以载重上有了更多的富裕来加强车体前装甲,皮糙肉厚完全无惧一般的轻武器。
冲上去的架桥坦克很快就将桥板铺到桥面断裂的位置,紧随其后的轻步兵立马通过桥板,向河对岸冲去。而此时对岸的桥头守军,已经完全被独立团这种集中起来的密集火力压到抬不起头。
凭借着出色的步炮协同,打头阵的敢死队有一多半顺利过桥,迅速夺取了对岸的桥头阵地。
公国军显然没料到自己重兵把守的桥头会丢的这么快,急忙组织人手反扑,奈何受限于城区的街道尺寸,手头的兵力虽多,却无法发挥出优势,被几乎人手一支冲锋枪的敢死队员死死压住。
而与此同时的下游这边,州桥部队也迅速在河面上架起一座足以让坦克通行的简易浮桥,兰诺带着部队就杀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