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当日,格伦休假回家探亲,一大早便扛着一大包礼物乐颠颠的出了军营大门。结果当天傍晚时分,营区门口的警卫发现格伦中尉突然又跑回来了,说是自己有东西忘在营区,回来了没半个小时就又急匆匆的出去了。
因为是熟人兼老战友,站岗的警卫没有多想,只隐约记得格伦的表情有些凝重,走的时候还背了一个包。等他后半夜第二次回来的时候,手上提着一把冲锋枪,身上沾满了鲜血。
得亏当时奇夫军士长正在查营,刚好在第一时间路过,老兵意识到情况不对,立马将格伦控制起来,并命令当时在门岗执勤的士兵,不要对任何人说起此事。
而另一边的维尔利特也通过走访格伦老家所在的街区,当地居民虽然三缄其口,对他的质询含糊其辞,但依旧提供了不少有关温特一家人的情况,维尔利特从中发现了很多疑点。
格伦·温特出身于殖民地的一个单亲家庭,父亲在八年前因病去世,留下他们兄弟四人和母亲一起生活。
格伦作为四兄弟里的老大,有心为家里分忧,初中没毕业便辍学出来找工作挣钱。后来德拉贡在殖民地组建陆战队,格伦见这边的待遇比常规部队要高上不少,于是就主动报名了。
但让维尔利特感到奇怪的是,格伦另外三个兄弟中,老二布伦和老三威纶也都已经应征入伍,而年纪最小的老四艾伦则在警方的档案里被扣上了一顶“逃兵”的帽子,这也恰恰是让维尔利特感到最奇怪的地方。
因为按照帝国的《征兵法令》,凡自愿参军者,可以为其所属家庭提供一个“免服役名额”,但这个名额却被莫名其妙的用到了本就不在征兵范畴之内的老太太温丽身上,而最小的弟弟艾伦今年未满十五周岁,且患有先天性哮喘病,无论年龄还是体质都不符合征兵要求,结果还是被征召了。
维尔利特知道,东帝国军队全线反攻期间,为了给前线提供充足的补充兵员,官方开启了好几轮紧急征召,由地方警察部门按照所属辖区人口比例抽丁。结果温特一家几个兄弟每一轮都没能躲过去,并且还都是“自愿”的!
维尔利特心说,这情况傻子都能看出来有问题,那两个已经成年的兄弟就不说什么了,单说温特家最小的那个孩子,一个十五岁有哮喘病的半大男孩就算真的是自愿参军,军队也不会收他这种跑步都做不到的病秧子。
最绝的是,艾伦上午才在入伍志愿书上签字,下午就在送往军营的途中死于中暑,尸体更是不等家属查看,就急匆匆的送去火化,显然是想要隐瞒男孩真正的死因。
而就在艾伦骨灰被送回家的当天,老温丽还同时接到了两份阵亡通知书,她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也没了。老太太承受不了如此打击,当场因为悲伤过度一命呜呼。
是邻居们帮忙操办了老太太的后事,但他们谁也没有勇气给当时还在前线作战的格伦写信,通知他这个可怕的噩耗。
德拉贡看完了整份调查报告,一时间心情颇为沉重。他不难想象当格伦满心期待的回家,准备给家人一个惊喜时,看到空无一人的房屋,会是怎样一种绝望的心情。
而被他枪杀的那些当地警察,则对此负有主要责任,但这些小喽啰不过的下层干脏活的马仔而已,温特一家的遭遇也必然不会只是一个“个例”。
沉默了片刻,放下文件的德拉贡缓缓抬起头来,双眼之中闪烁着骇人的寒芒。维尔利特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心说不亏是屍山血河里杀出来的名将,这身煞气果然了得。而熟悉德拉贡性格的弗兰克则知道,有人要倒大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