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是刚经历过分裂和战火的摧残,致使整个国家元气大伤,但如今的西帝国若是单看纸面数据,依旧是世界第一强国。整体体量摆在那里,就算是瘦了一圈,块儿头也是寻常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但状态上的虚弱终究是虚弱,连番大战消耗了西帝国太多国力,斐拉维早就看清了自己所要面对的事实,东帝国的独立已成定局,就算他们嘴上不承认,也没能力把大洋彼岸那群人怎么样。
这种时候越是想要复仇,就越是要隐忍下来,但让斐拉维感到无奈的是,国内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只想着冲上去,把自己的满腔热血洒满大地。
斐拉维这些天收到了各式各样“请战书”,有洋洋洒洒几千字慷慨激昂的、有几十号中下层军官一起联名上书的,还有干脆直接摸几滴血痕以增强视觉冲击力的。这些请战书的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都是希望斐拉维不要同敌国妥协,继续把战争进行下去的。
按这些激进派青年军官的想法,帝国已经和他们打了小半年时间,死伤几十万人,多地的边境线被攻破,城市和人民惨遭敌军践踏,这个仇必须要报,就算要停战,也得是在帝国军先居于有利条件下,逼对方主动求和。
但斐拉维同王国和联邦签订的停战协议,显然是无法让这些人感到满意,一没取得实质性胜利,二没有得到任何赔偿,仅仅是双方军队各自退回本国境内,权当之前无事发生一样。
于是乎,认为自己白打了一仗的军人们愤怒了,他们觉得斐拉维当了皇帝之后,失去了军人的锐气,而他们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们,必须出言提醒他们的皇帝。
事实上,此时的斐拉维已经隐隐有了些预感,他正在慢慢失去对军队基层的控制力。自己的嫡系部队暂时还不用太担心,但那些不在自己眼巴前的地方部队,可就不是很安分了,稍不留神就有脱缰的可能。
如果德拉贡站在斐拉维这一边的话,一定会向他推荐非常好用的“新士官制度”,但可惜现实没有如果。而除了这些有“独走”倾向的中下层军官,趁乱开始探头的地方势力,也同样让斐拉维不敢掉以轻心。
当初斐拉维发动政变,为拉拢更多的地方势力站出来支持自己,答应了那些地方贵族不少要求,这其中以“南方派系”的迅速崛起最具有代表性。
先帝在位时期,就曾和斐拉维谈过南方派系,要求他与对方断绝关系,否则不会把皇位传给他。老皇帝很直白的告诉儿子,那些保守党贵族不可信,别看他们现在表现的很大方,斐拉维要什么给什么,但这些投资到最后都会变成债,是要斐拉维在上位之后去还的。
斐拉维一开始不以为意,但时至今日,现实却一步步的向他证明……自己父皇是对的!
帝国的内战正式爆发后,南方派系的贵族们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在未取得斐拉维同意的情况下,自行组建了多支“义军”。斐拉维当时就隐隐觉得有些不妙,但奈何情况特殊,也就顾不上太多。
后来东军反攻、王国军入侵南部边境,这些南方贵族的义军的确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在趁机不断发展壮大,规模从最初的三千,滚雪球一样的涨到了七万,擅自占领了不少军事要地。
而属于正规军的东南军区,则因为精锐都被斐拉维拉去打帝都,以及战争的不断消耗,总兵力大幅下降,不少有经验的军官和老兵更是因为耐不住高薪的**,主动退伍投奔了贵族义军。
期间斐拉维几次致电给贵族义军,要求他们听从帝国军的指挥,同时削减自身规模,但对方总是阳奉阴违,义军领袖哈里森公爵更是在给斐拉维的回信中,大言不惭的以“爱国者”自居,表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自己所爱的这个帝国,目前王国军虽然后撤,但边境上的威胁依旧存在,因此义军不能裁撤。斐拉维若是不信任他们,那大可以把义军收编入正规军麾下,只要中央给他们的兵开饷就行。
面对这封看似语气谦卑,实则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挑衅意味的回信,斐拉维气的是怒不可支。
哈里森很清楚目前的中央财政有多困难,斐拉维早就已经入不敷出,根本拿不出这个钱。而且就算收编了,这些部队的指挥权怕是也还在南方贵族的手中,最后成了中央出钱帮地方势力养私军。
无奈之下,手里大把烂摊子等着收拾的斐拉维,只能先忍着。事后他让侍从在御书房里加了一块屏风,挡在他和挂着先帝画像的墙壁之间。
老皇帝当年用了半辈子去不断削弱地方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彻底压制住了藩镇割据势力。如今他上位不到两年,就让父皇的半辈子的努力都化为乌有,他现在没有颜面面对他老人家。
想到这些事情,斐拉维不由得悲从中来。尤其是当他得知海对岸的东帝国那边,德拉贡成功用肃反运动彻底摆平了贵族势力,为国家改革清除障碍时,心里一时间五味杂陈。
斐拉维内心正惆怅之际,这时门口传来敲门声,近侍通报是近卫第一军军长索利德·斯内克中将,一同前来的还有他的参谋副官安德鲁·西斯帕诺上校。
两人很快来到御书房,斐拉维看着这两人,不由得露出一丝略带玩味的微笑。
索利德是原第54山地师师长,是内战前中央军区的王牌部队之一。内战中旗帜鲜明的支持斐拉维,在多罗山要塞攻坚战中立下奇功,后调往北方边境抵御联邦入侵,其所部在战场上表现优异,因此战后被调入重新组建的近卫第一军,索利德更是晋升中将任军长。
斐拉维很欣赏索利德,这个男人正值壮年,做事精明强干且极有原则,拱卫帝都和皇宫的近卫第一军交给他来指挥,斐拉维能放心不少。
另外斐拉维也有意要捧红他,作为西军推选出来的宣传明星,去和东军的德拉贡进行对抗。
半年前的东军大规模反攻,德拉贡亲率十万精锐,由南向北杀穿一千公里兵临帝都城下。虽然这场大战以东军功亏一篑告终,彻底被反扑的西军赶出帝国本土,但所有人都承认,德拉贡一手闪击战技惊四座,从抢滩登陆、伞兵空降到装甲集群突袭,西军五十万大军被他第二集团军群十万精兵按在地上暴揍。要不是指挥第一集团军群的霍华德突然病倒,导致所部大乱,对方差一点就要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