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就还象一年来这么过,一切靠自己,好在租出去的田有谷子,自己做点小菜,没钱买肉,田里有泥鳅,河里有鱼,捉回来油煎了,味道挺好,衣服也洗得干干净净,他总觉得娘在看着他,所以他一定要做到最好,没爹没娘的孩子,绝不比有爹娘的孩子差。
读书也认真,从不迟到早退,私塾先生是冷面老冬拱,竹板子最是无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要打断三百六十六块竹板,童子们背后叫他断桥手,意思是一年要打断一条竹板桥,但却从没打过陈七星,因为陈七星没给过他机会。
所有人都夸,都怜惜他,一些大娘大妈看他上学放学从门前过,常会拿点东西给他,饼啊糖啊,有时家里有好菜,会给他端一碗,陈七星都不要,他嘴里说谢谢,身子却飞快的躲开。
他不要任何人可怜他,不过也不会对别人的好心生出反感,小小的少年,竟有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淡定宽容。
吃饭不成问题,但读书要钱,先生不打他,修束不能少,这是规矩,村里人本身就不富裕,免了他的,别人怎么办?
陈七星也不要先生免,还有衣服鞋袜,总是要花费,陈七星先是靠养个猪挣点钱,但后来不行了,也不知怎么回事,那猪就是不肯长,除了本挣不了几个,有一回中途还死了一个猪,把本也拆了,陈七星没办法了,不想再喂,发愁的时候,偶然听人说,县城里有人收泥鳅鱼虾,有爱吃个腥的,客栈酒店里也要,虽然不值个什么钱,但也好啊。
陈七星一听高兴坏了,他可是捉泥鳅的高手,每天赶早晚,上学前捉一阵,放学后捉一阵,家里屋后挖个坑养着,到积得差不多有七、八斤十几斤的样子,便赶个绝早,一篓子装子,赶去县城。
他家离吕县县城有五里多路,虽然背着沉重的竹篓,心里有希望,一阵风就赶到了,但第一次没经验,虽说总算是卖掉了,价钱级低,统共才卖了二十文,十好几斤呢,而且回来晚了,第一次挨了先生的打,但他还是很开心,他在心里跟娘说:“娘,你看,我又挣到钱了,你跟爹放心,我一定好好的,把书读下去,考状元,娶媳妇,你跟爹什么都不要担心。”
这样过了两年多,跟有爹娘的孩子比,他一点儿也不差,他甚至还积下了五十多文钱。
但随后的年景就不好了,遭了旱灾,夏粮几乎绝收,租谷自然也没了着落,还好有点儿余粮,可各种捐税要交啊,村正可怜陈七星是个孤儿,跟县里的差役好说歹说,也只是少收点儿,免是不能免的,笼里的鸡,圈里的猪,全赶了去,余粮也背走一半,才勉强应付过来。
陈七星没有办法,还得撑下去,算着粮食,多拌点儿野菜,还好可以捉泥鳅卖点儿钱,但旱灾太重,很多田都干裂了,要跑很远才能找到有水的田,可也越来越少了。
坐在田梗上,看着暮色一点一点淹灭自己,他真的有些发愁了。
远远的有人喊:“三伢子,回来吃饭了。”
陈七星听着,恍惚中,好象听到娘的喊声:“星伢子,回来吃饭了。”娘在世的那些岁月里,都是这么喊他的。
眼角慢慢的湿了,他抬起头,泪水却还是落下来,那去的永远去了,那暮色中的喊声,永远不会再出现,但无论多少岁月,无论怎样的沧桑轮回,那声音都不会消失。
“娘,我虚岁十三了呢,真的是男子汉了,你放心,我会有办法的,一定会有的。”
似乎,娘就站在面前,对着他笑,伸手摸他的脸,娘说:“星伢子,天黑了,回家吃饭吧,娘相信你,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娘的手是那般的温暖,他站起来,挺直了腰,突然就有了信心。
他想到一个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