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徐奕不说,到了府中,众人坐定,林凡不愿耽搁,直接开口道:“子瞻此来也是有要事想商。”
“所为何事?”边让问道。
“新招三千兵马,日夜操练,可是依旧不堪一击,成军之期恐远不可及,正值九江郡中也有作乱,靠江一带饱受水患纷扰,我欲携大军剿匪。”
林凡快速说完,说完顿了顿,给边让考虑考虑,边上补充道:“此番即为剿匪,也为练兵,两全齐美,这才来与文礼先生商议。”
边让却是坦荡,想也没想就开口说道:“子瞻你既有假节之权,动手剿匪,只需派人知会一声就可,今年正值丰年,一应粮草不缺,长江水患,是时候该清剿一番了。”
何为假节之权?
前文说过,林凡的骁骑将军职位,可不是杂号将军,虽无开府之利,但也有假节之权。
假节,是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慑一方。
现在这等情况也有不同,陛下殡天,董太后之节也有功效。
只是林凡却蒙的边让,他哪里有董太后之符节,好在边让也不计较这些.....也不知是真的相信林凡所言,还是识破林凡谎言却不想管事。
不过管这么多干嘛,林凡心虚,还是找个话题绕开的好。
林凡点点头,这事就算是定下来了,盖棺定论道:“文礼先生身为九江太守,晚辈理应过来相商。”
又客气了几句,九江郡水匪的命运就在两个大佬的言语中定下来了。
林凡起身要走,被边让叫住了。
“子瞻稍等,我还有一事要说!”说着,边让让人取过来一个盒子,道:“当今天下大乱,国将不国,子瞻你骁勇善战,且品行良好,正当为国效力,老朽却不行了,今次情愿以九江郡相送,望子瞻体恤九江民众,切勿推辞。”
原来边让竟是要将九江郡送与林凡,盒子中揭开一看,就是九江郡守的印绶。
这番话却是吓傻了林凡,急忙起身拒绝,连连摆手道:“小子道行不够,这如何能行!不行不行,文礼先生这样说,是怪小子鸠占鹊巢邪?既如此,晚辈这就离开九江郡就是了。”
说着,林凡就要往外走去,急切间被边让拉了回来。
只见边让一幅诚恳的样子,道:“唉,子瞻勿急,我又怎会有如此想法,实在是老朽不堪这郡守之位。”
“我这性子,做做学问还行,要做这郡守却是实在不够。刚才你也看见了,就郡中的张家已使我心力憔悴,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子瞻你仔细想想,莫要推辞。”
林凡也不明白边让的想法,虽说边让又辞官的“前科”,但自上次林凡吃了哑巴亏之后,林凡就再也不敢轻视他人。
这里面的水,可深着呢!
“不行,不行!”林凡依旧是苦苦推辞。
“子瞻可是怕有甚牵连不成?我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
“不成,不成,朝中自有贤才调度,与我却没有关系。”
就这样,两人推来推去,林凡坚决不受,最后没法,边让只能收起这心思。缓缓道:“如此,子瞻你在好好考虑考虑,此时先以剿匪为重。”
于是林凡自去剿匪,快速、逃也似的出了这郡守府。